港大理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舉行新設施揭幕儀式
推「港鯨重生計劃」重塑海洋保育地標
2021年07月29日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新設施落成啓用,標誌其於石澳鶴咀海岸保護區擴展學術樓的重要里程碑。揭幕儀式於7月28日(星期三)舉行。
由1990年成立至今,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一直是推動本港及周邊地區海洋生態系統發展的重要海洋中心。研究所的可持續發展不單有賴於其對推動創新研究發展、匯聚人才及促進合作的追求,還有其與時並進的擴展和現代化。成立逾三十載,研究所今日再度適時擴展空間和添置設施,造就了新實驗室和活動空間的建造。
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出席主持揭幕儀式,他衷心感謝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太古基金)多年來對研究所的支持。「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擴展與港大的發展藍圖不謀而合 — 在大學層面,我們銳意成為創新知識的樞紐、定義世界發展新方向及創建新藍圖;而研究所憑著其變革性的願景、空間擴展和設施的升級,無疑將會開拓更多新機遇。新擴展的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將成為港大的地標之一,期待它的發展在不久將來再創高峰。」張校長說。
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主席施銘倫先生表示:「我衷心祝賀香港大學及理學院的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擴建項目圓滿竣工。太古對香港大學的支持由來已久,其中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更是我們長期以來的合作重點。太古於1990年作出首次贊助,於香港鶴咀興建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希望透過資助科研和教育工作,為保護我們獨特的海洋生態盡一分力。其後30年間,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與日俱進,並發展成為區內領先的海洋研究組織,致力保護和維持沿海海洋生態系統。新擴建的設施將有助加強研究所與國際研究組織的合作,以及從環球角度探討本地生物多樣性倒退的問題,包括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並提供更多外展及教育機會。今天,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打開了新的一頁,我們能夠參與其中,實在感到自豪。」
理學院院長艾宏思教授認同本港作為位於亞洲心臟地帶的沿海大都市,在發展海洋科學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及戰略性的優勢。「我們在擴展計劃中所成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中心,可為本港的海洋生物建立廣泛的實體和電子資料庫,這將對科學家、政府部門、非牟利組織和環保行業有用。艾宏思教授續道:「我們期望透過新設施和外展教育活動,為公眾打開繽紛海洋世界的大門。」
有關研究所擴展及新設施
新的實驗室大樓與現有的主樓形成L形,將包括一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一個生物多樣性中心和一個教學研討室,並為員工和研究學生提供空間工作及交流。「我們希望通過新增的設施,研究所能夠接待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在海洋科學研究中保持領先地位的同時,亦滿足大眾對本港海洋生態和生物多樣性與日俱增的興趣。」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所長韋念時教授在預視擴展項目的發展藍圖時說。
「港鯨」的重生
1955年「登陸」香港而名聲大噪的長鬚鯨(又稱「港鯨」),其完整骨架自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於1992 年成立以來便屹立於其旁側的海岸,多年來為鶴咀海岸保護區的地標,惜其於2018 年敵不過超強颱風「山竹」吹襲而嚴重損毀。隨著研究所的擴建,這條著名的「香港鯨」將會進行20 年來首次的復修,繼續擔起研究所保育海洋的象徵意義。研究所打算將其原型骨骼納入為海洋生物多樣性中心的館蔵,並於網上發起「港鯨重生計劃」進行募捐,以三維打印技術打造新的骨架,重新豎立於原址。而籌得的款項亦會作研究所保育教育活動之用。
關於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
成立於1989年,位於石澳鶴咀,是港大理學院的離校設施,一向致力促進跨學科研究,其研究重點為海岸海洋系統,及其海洋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尤其關注生態破壞與復育、全球氣溫轉變和調節,以及過度開發及可持續性。現時研究所有75名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和學習。近日,研究所獲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理學院、港大及香港特區政府的資金資助,擴充研究所的設施、建立一個具活力的環境推動科研合作發展。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網頁:https://www.swims.hku.hk/
有關研究所擴建及「港鯨重生計劃」的資料,請見:
https://www.scifac.hku.hk/swims-expansion-oc
傳媒如有查詢,請聯絡港大理學院外務主任杜之樺(電話: 3917 4948 ; 電郵: caseyto@hku.hk)或助理傳訊總監陳詩迪(電話: 3917 5286; 電郵: cindycst@hku.hk)。
「港鯨重生計劃」補充資料
幼鯨的故事
1955年夏天,一條年幼的長鬚鯨隨母鯨由南中國海向北方水域遷徙途中,意外和母鯨分開並滯留維多利亞港水域,被發現受困於一碼頭底的木樁之間。其由於過度飢餓至身體衰竭,最終需要進行人道毁滅,屍體被移送到香港仔由香港大學的動物學家處理,其骸骨經保存後於港大校園內展示達35年之久,並於1991年太古海洋實驗室(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前身)成立時佇立其旁側的石灘,多年來守望著南中國海一帶,成為該處保育海洋的地標。
超級颱風吹襲
可惜,2018年超級颱風「山竹」吹襲本港期間,連續兩日、時速高達每小時170公里的強風,令暴露於戶外的鯨骨受到嚴重損毁。其骨架的支撐結構被強風持續拗彎,最終至令其多條肋骨斷裂。此外,其右下顎骨亦見鬆脫,而左邊髖骨則被吹走。受破壞的鯨骨未能妥善修復,長期暴露於猛烈陽光下亦令其開始有惡化跡象。
重塑港鯨地標
隨著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新設施的揭幕,這條著名的「香港鯨」將會進行20 年來首次的復修,繼續擔起研究所保育海洋的象徵意義。研究所打算將其原型骨骼納入為海洋生物多樣性博物館的館蔵,並發起「港鯨重生計劃」,以三維打印技術打造1:1的新骨架,重新豎立於原址。作為研究所的地標,新的鯨骨模型將標誌著港鯨的重生。
「港鯨重生計劃」
除了重塑港鯨以外,計劃所籌得的款項亦會作研究所保育教育活動之用。為答謝大家的支持,捐助者將有機會參與「港鯨」的命名。而是次捐款滿港幣8,000或以上者,更會獲贈小鯨骨模型乙個作為紀念,送完即止。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https://www.scifac.hku.hk/swims-whale-campaign
圖片下載及說明: https://www.scifac.hku.hk/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