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支志明教授成為首位獲頒「何梁何利基金獎」香港科學家
2007年11月13日
香港大學 (港大) 化學系許惠嫻講座教授支志明成為首位獲頒「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的香港科學家。支教授剛在北京獲頒授這項權威性獎項,以及獎金二十萬港元;支教授決定將獎金用於其綠色 (即對環境無害) 化學的研究上。
「何梁何利基金」乃香港知名慈善家何善衡博士(已故)、梁銶琚博士(已故)、何添博士(已故)和利國偉博士於1994年成立,各捐款港幣一億元。基金的宗旨是藉獎勵具傑出成就的科學技術工作者,達致促進中國內地的科學與技術發展。為表彰四位善長對倡導科學的貢獻,中國科學院經國際小行星中心批准後,更將紫金天文台1978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於2000年正式命名為「何梁何利星」。
支教授乃2007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化學生物學範疇的三位得獎者之一。今年該獎項共有237人被提名,經多個專業評審組評選後,産生80名候選人,提交基金的評選委員會,最後審定42人獲獎。評選委員會由20名國內及國際著名學者組成,當中四分一為海外學者。
評選委員會同時授予兩名內地學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並於91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提名人中,選出21得主。
支教授對成為香港首位獲此權威性的獎項,感到非常榮幸,他在獲獎後表示:「這個從前多數由國內學者獲得的獎項,對我、我在香港大學的同事、以及香港的化學界來說,是很大的鼓勵,反映祖國對香港化學基礎研究給予相當的重視。」
支教授於今年二月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亦是首位香港科學家獲得這被譽為中國自然科學界內地位最崇高獎項。
早在1995年,年僅38歲的支教授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當時最年輕的院士,也是香港第一位科學家獲此殊榮。
支教授近三十年的研究,均集中於發展創新、高效率和綠色化學反應方面,其突破性發展,能造福現代化學工業、藥物合成和新分子材料的發現。
支教授表示,他會繼續努力培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化學家。他亦期望政府為大學科研提供穩定的和更多的資源,並撥款更新大學的科研儀器和設備。
- 完 -
傳媒查詢,請聯絡香港大學高級經理(傳媒)張美娟小姐(電話:2859 2606 / 電郵:cherry.cheung@hku.hk) 或經理 (傳媒)黃惠芬小姐 (電話: 2859 2600 / 電郵:denise.wong@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