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公佈全港首項跨代死亡態度調查
2008年11月18日
跨代開放談論死亡、為死亡作準備 全港首項跨代死亡態度調查結果顯示,香港的三代華人之中,年輕人及中年人比老年人更害怕死亡;亦更逃避談論有關死亡的議題。相對而言,老年人更能接納死亡為生命中自然的過程,而且更可以開放地討論有關死亡的事,如預囑、死亡的準備、喪禮安排等等。 是項調查由「美善生命計劃」進行,於2007年訪問了792名香港華人。「美善生命計劃」乃於2006年 由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成立,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 調查亦研究不同的死亡態度和信念,對家庭怎樣面對年老父母的臨終日子,以及他們在處理喪親後的哀痛,有甚麼影響。 領導研究的何孝恩先生指出,跨代對死亡態度的差異,窒礙了成年子女與年老父母的溝通,亦令臨終者無法為死亡作出充足的準備。 他表示,開放的溝通及為死亡作準備,不獨是減輕喪親的傷痛和抑鬱的兩個重要途徑,亦能令臨終者在人生晚期感到豐盛祥和。開放地討論有關死亡的事,能為臨終者與家人朋友締建分享生活智慧、冰釋前嫌、圓未了心願的平台;令他們對死亡抱積極、正面的態度。 計劃總監陳麗雲教授補充謂,喪親家屬的經驗引證,談論死亡並不是不祥之舉,相反能表達對臨終者的真愛與關懷。 根據多項研究估計,一至兩成家屬在喪親後會經歷達數年的沈重哀傷,而持續的哀痛構成不少醫療與公共健康問題,包括自殺傾向和死亡率的提升。香港每年死亡人數逾37,000,因此,任何時候蒙受喪親哀痛和相關打擊的家庭,為數不少。 然而,在傳統華人文化下,談論死亡卻是極大禁忌,導致普遍對死亡欠缺開放溝通及積極準備,因而會加深一些家庭成員間的嫌隙、紛爭、甚至怨懟。對死亡的負面態度,最終可能會加重臨終者的壓力,同時加劇喪親家庭的哀痛。 教授表示,是項跨代調查對制訂切合香港公眾的生死教育幫助甚大,事實上,從調查結果總結的知識,已應用於「美善生命計劃」的培訓教材;同時,調查結果亦為全球的死亡態度研究增添珍貴資源。 為進一步改善華人社會服務末期病患者及喪親家庭的模式,「美善生命計劃」現正籌劃一項跨文化研究,比較不同文化背景的喪親家庭的復原哀痛過程。計劃現招募年屆五十五年歲或以上、在過去十八個月喪失伴侶而能成功克服哀痛的華人參與研究。 「美善生命計劃」
背景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成立「美善生命計劃」。「去者善終,留者善別,能者善生」,藉著在社區上推動生死教育和有關的專業培訓,我們期望社會人士更有能力面對死亡。死亡變得不再令人害怕,反而成為生命完滿的句號,讓我們能更正面和感恩地面對生命的每一天。
使命
傳媒查詢,請聯絡:- |
陳麗雲教授 (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 及何孝恩先生 (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研究主任) 梁國良先生及梁余健華女士分享他們應付喪親哀痛的經歷,梁先生父親去年因患癌症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