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教師急需學習牙齒急救
2013年08月07日
在小學或中學常會發生牙齒創傷的意外,但香港很多老師都不懂得處理這些意外的最佳方法,顯示有確切需要為老師提供牙齒的急救培訓。這是由香港大學兩位研究員(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張念光教授)及黃堅祐先生(香港大學統計及精算學系)與私人執業牙醫楊幽幽醫生合組的研究團隊的研究發現。
大約600名受訪的教師當中,只有1/3能正確說出需由牙醫來治療牙齒創傷。再者,只有1/6教師知道他們應該把撞掉的恆齒放回牙床,而有1/5教師知道在尋求專業協助前需把牙齒存放於合適的液體內。大部份的教師皆從未接受有關處理牙齒創傷的培訓。
在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研究員們總結出中小學教師在處理牙齒創傷的知識不足。他們建議需就此題目為教師設一培訓活動。
研究員們留意到全球約1/4的在學兒童都有牙齒創傷的問題,所以他們想了解本地老師當面對學生在校內跌倒或碰撞以致牙齒創傷時的急救知識。在2011年,他們透過擁有大部份中、小學老師(約70,000名)為會員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協助下,向當中3000名隨機抽樣的會員寄出問卷。
合共594名老師交回填妥的問卷。大部份的受訪者為女性(71%)及介乎31至50歲(66%)。平均教學年資約17年。
大約一半的老師(51%)曾參與過急救課程,但只有一小部份(8%)在課程內學習過如何處理牙齒創傷。研究員們提到聖約翰救護機構的急救課程已於2010年引入治療牙齒創傷的課程內容。約1/10(11%)的老師說他們在其他渠道獲得治療牙齒創傷的知識。
從7條測試有關如何處理牙齒創傷的選擇題中,老師的答案反映出他們欠缺有關牙齒急救的培訓。
雖然約3/4 (73%)的老師知道雖即時處理牙齒創傷,但只有1/3 (33%)能正確指出傷者應找牙醫處理。另外,只有1/3 (33%)知道折斷了的牙齒碎片應在尋求專業協助前存液體內,而約1/4 (23%)如牙齒移了位,應嘗試放回原處,傷者如可以的話,亦應小心咬合。
對於被撞掉的牙齒應如何處理,3/4 (75%)的老師能正確指出乳齒無需放回牙床內。另一方面,約只有1/6 (16%)的老師知道被撞掉的恆齒應放回牙床之內,而1/5 (20%)的老師能正確指出被撞掉的牙齒可暫時存放於凍的牛奶、或生理鹽水(其鹽含量跟體液濃度相跟)或口水之中。
研究員們在答對的問題會加一分,答錯的話,就會減一分。他們計出測試的平均分數為負數(-0.4)。統計的分析顯示曾在急救課程或在其他渠道學習過牙齒急救知識的人較未曾學習過有關知識的人得分較高。
研究員們希望是次研究能帶動教育局提供資源使老師有足夠知識應付學童牙齒創傷。他們特別再補充,因為只有30%的老師能分別出乳齒與恆齒,在教導如何放回被撞掉的牙齒的教材上,應註明:「如果有信心被撞掉的牙齒是恆齒,而又有信心把牙齒放回牙床,就應該嘗試。而如果不能肯定或欠缺信心,則可把牙齒放進牛奶、生理鹽水及口水。」
研究團隊亦鼓勵牙科專業人士幫助培訓老師有關牙齒創傷處理方法,並建議可在香港的醫科或護理學校的學位及持續教育課程上加上有關培訓。再者,因為1/4老師認為遇到牙齒創傷需召喚救護車,研究團隊亦因此建議救護員需接受相關牙齒創傷急救訓練。
###
資料來源:Young C, Wong KY, Cheung LK.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dental trauma: knowledge of Hong K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Hong Kong Medical J 2012; 18: 362-370.
在Medline link的研究文獻: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018063
免費瀏覽全文:http://www.hkmj.org/article_pdfs/hkm1210p362.pdf
如想獲得更多有關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的有關資料,可瀏覽http://facdent.hku.hk ;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facdent
傳媒查詢: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講座教授張念光教授,電郵:lkcheung@hku.hk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傳訊及發展主任,電話:2859 0454;電郵:singau@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