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推出心房顫動管理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及私家醫生心房顫動普查
2015年04月09日
中風是香港的第4號殺手,在中風患者當中,約有兩成半是因為心房顫動(房顫)而引起。根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及台灣國立陽明大學的研究結果,華人房顫患者出現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和顱內出血的風險都比西方人士為高。而房顫患者中風的風險亦較一般人高出5倍。有見及此,港大內科學系研究人員近日推出兩項新措施: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以及與私家醫生合作的房顫普查計劃,以加強房顫引起的中風管理。
負責帶領新計劃、港大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蕭頌華醫生表示:「縱然房顫患者中風的風險較高,但患者只要及早被確診,再獲得適當的治療,服用正確的藥物,便可有效減少2/3房顫相關的中風個案,即每年2,000 例中風。我們近年進行房顫研究,並將所得結果運用在臨床實踐,積極推出各項措施,希望可以令中風的發病率下降,減低因為中風對病人,對病人家屬、對醫療系統和社會都造成沈重的負擔。」
港大心房顫動管理智能手機應用程式(HKU AF CAL)
HKU AF CAL 是一個免費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協助醫生有效管理房顫患者。醫生透過程式內的5個臨床計算機,包括:1.中風風險計算機: CHA2DS2 VASC 評分;2.大出血風險計算機: HASBLED 評分;3.抗凝質量控制計算機:治療範圍的時間(TTR);4.預測抗凝質量控制計算:SAMe-TT2R2 評分;5.腎功能計算機:考克饒夫爾特計算機,來評估房顫患者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和大出血風險,和使用華法林(舊的抗凝血劑)的患者的抗凝治療的質量控制。
港大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柏羲醫生認為:「此應用程式使用方便,以中風風險計算為例,醫生只需輸入個別患者危險因素,例如年齡、 高血壓、 糖尿病、 心臟衰竭,程式便會估算該患者每年中風風險。程式不但為醫生提供有用的資訊,患者亦可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令雙方更有效地就着關於中風風險、大出血風險等作出討論,再由醫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而醫生亦可透過程式,準確地決定長期服用抗凝血劑患者的劑量。」
該應用程式由港大與HEARTISAN共同研發,於今年3月推出,支援iOS和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
港大私家醫生心房顫動普查計劃
房顫的發生並無先兆,尤其對於老年患者,大約有25%的患者是在中風後才被首次證實患上房顫,令患者錯過了治療的時機。因此,及早辨別出高危房顫患者,有助預防房顫引發的中風。去年港大與醫院管理局港島東聯網家庭醫學系開展了一項大規模的房顫普查,目標為60,000 名房顫的高危患者提供普查,至今已為近15,000人進行測試,並為初步確診者進行跟進,進度理想。為進一步推廣普查計劃,港大將伸延房顫普查到私家醫生醫務所,希望從各區私家醫生的網絡中,找出房顫高危患者。
港大將分階段走訪全港十八區私家醫生的網絡,舉行房顫研討會,並招募大概1,000私家醫生醫務所參與全港性心房顫動普查計劃。計劃以研究性質進行,為期 2 年(由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為了解華人社區房顫的情況,並希望通過計劃提高本港防治房顫引起中風的水平,從以減少中風的病發率。港大將提供設備、技術包括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及專業支援予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醫務所,目標接觸約10-15萬名高危患者,並為他們提供合適的跟進治療。
有關中風及房顫
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大概1%成人會患上房顫。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一般人高5倍。香港每年有 12,000 中風新例。平均來說,每 44 分鐘就有一宗中風發生。每年,中風奪去超過 3,200 條人命,約每 13 個死亡個案就有1個是死於中風。在這12,000中風個案中,20-25% (大概是3,000宗)是由房顫引起。雖然很多中風的患者在中風前已被診斷出房顫,但由於沒使用有效的抗凝劑,故未能防止中風的發生。不過,仍然有不少房顫患者並無特別病徵,房顫往往在中風時才診斷出來,故沒有機會可以採取預防性治療。
如欲瀏覽新聞圖片及簡報,請登入以下網址:
http://www.med.hku.hk/t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