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啟動禮及記者招待會
2015年06月02日
近年,世界各地確診的自閉症個案的數字均持續上升,尤其在已發展的國家錄得顯著的升幅。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於2000至2002年首次追蹤有關數字,當時估計美國每150名兒童中有1名有自閉症,截至最新數字發現,現時每68名兒童中就有1名被確診有自閉症 (美國國家健康統計報告第65號,2013年3月)。
有關個案於香港亦不斷增加,根據教育局最新數據顯示,於普通學校就讀的自閉症學生人數由2009至10年度的2,050人上升至2013至14年度的4,970人,四年內約有一倍的增幅。現時大部份擁有正常至較高智力的自閉症學生均就讀於主流學校接受融合教育。由於公衆對自閉症的認知提升了,加上及早識別和診斷服務,預計自閉症學生人數將繼續按年有20%的增幅。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教育局在2011/12學年,分別推行了兩項加強支援自閉症學生的試驗計劃,引入社福機構的校本專業支援,從中累積支援自閉症學生的有效做法。三年的試驗計劃,驗證了各種有效支援自閉症學生的策略,亦證實了配合有系統的小組訓練,能夠推動自閉症學生發展適合的社會適應技巧及能力,成績令人鼓舞。
有鑑於自閉症學生於主流中小學就讀的人數倍增,為了向這些學生及其家庭、學校提供全面的支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將於2015/16學年撥款一億六千七百萬港元,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聯同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局及六所具康復服務專長及富照顧自閉症學生經驗的非營利機構 -- 香港明愛、協康會、新生精神康復會、香港耀能協會、救世軍及東華三院,作為服務提供機構,到校為有需要的學生安排小組訓練、提供教師培訓、及進行研究,以協助自閉症學生改善溝通、社交、解難等社群適應技巧,減少問題行為,提升整體的學習和社交能力。
計劃的啟動禮由香港賽馬會董事梁高美懿女士、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卜約翰教授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先生擔任主禮嘉賓,同時邀請來自明愛家長資源中心的導師及義工作沙畫及音樂表演,為啟動禮掀開序幕,展現自閉症人士的天賦潛能。六所參與此計劃的非營利機構及二百多間學校均有派代表出席,以示他們對計劃的支持。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卜約翰教授表示期望計劃可以在本港取得一定成果,並於稍後推廣至海外各地,特別是中國內地,以帶來更大的影響力,為支援自閉症學生的工作開拓新里程。
香港賽馬會董事梁高美懿女士表示馬會一直致力建構共融社會,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享有平等學習機會,以至發揮所長。她說:「自閉症學童普遍不擅與人溝通,加上社會對他們的誤解,往往令他們在學習、社交,以至日常生活中面對種種挑戰。我們希望透過跨界別的合作平台,讓學校、老師、家長,甚至廣大市民對自閉症學童有更深入了解,在不同層面提供支援,讓他們健康成長、發展潛能。」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及項目總監(學校支援)何德芳博士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及項目總監(家庭支援)曾潔雯博士指出計劃以實證為本,強調家校合作,透過家長及學校的主動參與,增強他們處理有關問題的能力,有助及早為相關學童作出積極的培訓。總括而言,計劃旨在提升相關服務的質素、促進協同效應、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並促進社會共融。
計劃為期三年,將於2015/16至2017/18學年進行,服務提供機構會為接受支援的學生提供小組訓練,內容包括社交認知、人際溝通、情緒管理和學習技巧等。整個計劃提供約2,600項「小組訓練課程」,每項「小組訓練課程」每年會為4 至6名有自閉症的學生及相關持份者,包括家長、教師和同儕提供支援服務。計劃將覆蓋250間主流學校,即大約五成自閉症學生受惠。「小組訓練課程」的設計、推行和檢討,均會按個別學生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為確保每項「小組訓練課程」的質素及效能,香港大學及教育局會檢視計劃的設計及內容,亦會按需要提供到校支援、定期進行質素保證會議,並根據支援自閉症學生的國際學術研究及發展,提供諮詢服務予服務提供機構。
另一方面,計劃會為服務提供機構的工作人員舉辦專業領導訓練及研討會,提供平台予他們分享支援自閉症人士的工作經驗及知識,以促進業界交流。
為了令更多人士認識自閉症及其支援工作,計劃同時會提供開放給全港中小學教職員的在職培訓、舉辦國際會議進行經驗分享、並設立網上平台,提高公眾對自閉症的認識及分享有關的學習資源。
服務提供機構同時會於18間地區中心提供以社區為本的家長教育及支援服務和舉辦公眾教育活動,以促進社會對自閉症人士的認識、理解及接納,同時計劃當中的成效評估有助開發及優化現有對自閉症的支援服務。
傳媒查詢:請聯絡
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梁菁栘小姐(電話:28578555/ 90227446 /電郵:rhea.leung@hku.hk)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薛曉霞小姐 (電話:39171203/ 92678877 /電郵:vansit@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