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每週活動推介(2015年6月27日至2015年7月4日)
2015年06月26日
HKU St. John’s College to hold conference on “China and Japan, 1895-2015: History of Rivalry, War, Peace and Hostility”
The College of St. John the Evangelist (St. John’s Colleg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ill hold the Shann Memorial Conference 2015, titled “China and Japan, 1895-2015: History of Rivalry, War, Peace and Hostility”, on June 27, 2015 (Saturday).
In the past few years,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Sino-Japanese relation particularly after nation-wide anti-Japan demonstrations broke out in China an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declared sovereignty over Diaoyu islands. At one point, the two countries were at the brink of war. In this context, this conference is a timely event to address the controversial issues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which from a local Hong Kong perspective.
This conference is aimed to add a new dimens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 and to re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policy on Japan and the Japanese policy on China, and the impact to the overall region of East As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t Asia's two giant powers, China and Japan, has always been and will always be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sia. The relationship has undergone considerable changes since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t is often fragmented into different disciplines or knowledge of specific incidents with this back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complex and emotional. It contains aspects of rivalry and complementarity. Scholars in both China and Japan, may still have difficulties in approaching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in a non-prejudiced way. This is why St. John's College to organize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bout Sino-Japanese relationship.
The topics for discussion include: History of Sino-Japanese War and war tactics; Territorial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conception of history among China, Japan and Korea (including history text-books); Hong Kong-Japan relations in the 1950s Cold War context; Japanese banking in war-time China; how war issue affect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reconciliation.
The speakers are cutting-edge scholars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or China/Japan comparative studies. The list of participants, they included:
1) Professor BU Ping, Research Fellow & former Director,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 Dr. HO Kwong Shing, Post-doctoral Fellow,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3) Dr. HE Wenkai, Associate Professor, Division of Social Scienc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4) Professor Makoto KASUYA, Professor of Japanese Economic History, Faculty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okyo.
5) Dr. KWONG Chi Ma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6) Dr. LEE Pui Tak,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Japa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7) Professor LIN Man-houng,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8) Dr. David MACRI, Senior Fellow of St. John’s Colleg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9) Professor MURATA Yujiro, Director, Department of Area Studies,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okyo.
10) Professor Hans van de VEN, Professor in Modern Chinese Studies; Fellow of St. Catharine’s Colle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1) Dr. Daqing YA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 International Affairs; Director, Asian Studies Program,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Details of the conference:
Date: June 27, 2015 (Saturday)
Time: 9:00-18:30
Venue: Theatre A (CBA), Chow Yei Ching Bld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TR
HKU Station, Exit A1, turn right, 2 minutes’ walk)
Please click here for the detailed programme.
Inquiry: Miss Li, St. John’s College, tel: 28177102
許士芬地質博物館將於亞洲礦物及寶石展 首次展出多件中國哺乳動物化石
首次大型亞洲礦物及寶石展將於2015年6月27至30日(明天至下星期二)在亞洲博覽館舉行。香港大學 許士芬地質博物館將一連四日,將在會場首次展出多件由本地兩位化石收藏家慷慨捐贈的珍貴化石 。
展出的化石包括中國哺乳動物化石,當中有被紅色泥岩包圍著的中型維氏大唇犀牛頭骨化石,以及古代腔脊三趾馬的頭骨。在晚中新世期間約1100萬至500萬年前,腔脊三趾馬曾居於臨夏盆地的草原上,但現今經已全然滅絕。臨夏盆地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曾是古代中國北部的哺乳類動物天堂; 盆地中的新生代河流及湖泊沉積物厚達700至2000米; 這些沉積物含有大量曾在1100萬至500萬年前溫暖氣候及灌木草原上活躍的大型哺乳類動物化石。
同步展出的亦包括由本地化石收藏家慷慨捐贈的香港植物化石。此次屬預覽性質,展出的包括在香港不同地方發現、搜集,並保存完好的罕見二疊紀無脊椎動物化石、侏羅紀及第三紀植物化石等,好像香港大嶼山發現保存極好的侏羅紀植物化石「毛羽葉」,以及在香港東平洲第三紀岩層發現約2厘米大小的松果化石。這些化石全屬首次展出。
詳情請瀏覽 http://www.mineralandgem.com/zh-tw/展會概覽/Local-Supporting-Organisation-zh-TW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講座系列(十二)「伴孩子走在新媒體的路上」
隨著資訊科技和新媒體的發展,無線上網速度的提高及覆蓋率的增加,孩子們好像擁有了多啦A夢的隨意門,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在彈指之間把信息送往每一個思維所想觸及的地方,自由地探索世界,汲取知識,和建立私人和社交空間。 但在享受著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他們卻未能輕易地察覺到各種不同的網絡危機和風險,因此也衍生了「低頭族」,「宅男宅女」,「黑客」,「沉溺」等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去理解科技與網絡對孩子的影響,又應該如何適當地關心和引導這一代號稱「數碼原住民」的孩子呢?
本講座將從教育研究及心理輔導的角度出發,探討怎樣協助孩子在新媒體時代健康快樂地成長。講座內容主要針對小學生家長,透過講者和參與家長的分享及交流,為家長提供真實的視野,知己知彼,成為孩子的同行者。現誠意邀請傳媒出席採訪,詳情如下:
日期: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時間:上午10時至12時
地點: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
語言:粵語
講座講者:
徐小曼女士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
簡子杰先生 (臨床心理學家)
仇耀初先生 (家長)
郭鳳儀女士 (家長)
袁海球博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及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總監)
傳媒查詢,請聯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高級經理(發展及傳訊)李秀雯女士 (電話:2219 4270 /電郵:lirachel@hku.hk)。
「閱讀大挑戰」分享會暨頒獎典禮輕鬆遊戲化學習 讓小學生愛閲讀
「閱讀大挑戰」為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中心)的計劃之一,在優質教育基金支持下,建立網上兒童文學讀後測驗庫,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高階思維和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
計劃團隊先挑選不同類型的兒童文學成為測驗庫涵蓋的內容,然後按語文科教師和學校圖書館主任意見建立讀後測驗庫,於網絡及移動平台如iOS和Android開放,讓參與計劃的小學生登入和完成讀後測驗。學生既可了解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水平,亦可提升閱讀興趣和語文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可從網上數據庫理解學生的進度,跟進個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差異及閱讀習慣。
計劃於2013年5月展開,至今有超過20 間學校參與此計劃。中心將舉行分享會暨頒獎典禮,除表揚得獎同學,同時透過老師、學生和家長的分享,推廣計劃,鼓勵閱讀,更有謝錫金教授介紹閱讀理解小秘技。現誠意邀請傳媒出席採訪,詳情如下:
日期: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地點: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
語言:粵語
公開講座,無需登記。
傳媒查詢,請聯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高級經理(發展及傳訊)李秀雯女士 (電話:2219 4270 / 電郵:lirachel@hku.hk)或 Wendy Wu 女士 (電話:2219 4314 / 電郵:wendywu@hku.hk)。
香港大學建築系舉行2014-15畢業展覽
香港大學建築系即將舉辦一年一度的畢業展覽,展出建築碩士課程畢業學生的建築設計項目。 這些項目展示了學生對建築環境的視野,也反映了他們對社會和文化環境的關注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
該展覽於6月20日至6月29日舉行,地點為的香港大學鈕魯詩樓三樓和六樓,時間為早上11時至晚上7時(包括星期六和星期日)。
如有查詢,請致電2859 8992。
香港大學「同行計劃 -- 香港仔漁民故事」展覽探討「水面人」的文化與生活變遷
香港由漁村發展成今日的國際都會,但對本地漁業歷史的研究卻很缺乏。是次展覽,希望透過漁民口述歷史,記錄香港漁民的生活文化和悠久的漁業變遷,並配合舊照片、漫畫及視覺設計,讓大家可以分享香港仔漁民的經歷,想像香港仔這個「水面社區」。本展覽由香港大學「同行計劃」策劃,周大福慈善基金贊助,並獲得香港大學研究生堂全力支持,即日起免費展出。
為配合展覽,多項關於「水面人」文化與生活的活動將於今年暑假舉行,當中包括為南區學校及組織,以至公眾而設的「香港仔漁民生活文化導賞」,以文化導賞的方式,帶領市民暢遊香港仔避風塘,並一同傾聽漁民的親身經歷和生活故事,發掘香港漁業文化的特色和「水面人」這個有趣、獨特的本地社群。
展覽詳情如下:
開放時間:由即日起,逢星期一至六,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除外)
地點:香港大學大學道3號研究生堂P3層Postgraduate Hub(Rome Café 西餐廳)
查詢:cedars-programmes@hku.hk / 2857 8387
費用:免費
傳媒查詢
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梁菁栘小姐(電話︰2857 8555 / 9022 7446; 電郵︰rhea.leung@hku.hk)
朱曉君小姐(電話:2859 2437 / 9354 3898; 電郵 : juliechu@hku.hk)或
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袁嘉瑤小姐(電話︰2219 4861; 電郵︰carolyky@hku.hk)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展覽
1.全球最大批元代景教銅十字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由2015年6月10日起重新展出館藏逾七百件的景教銅十字。展出的元代(1272至1368年)景教銅十字鑄於中國西北部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約三至八厘米高,為平牌高浮雕飾件。其背帶鈕,方便繫於衣服或腰帶上,有可能用作私人印鑒(圖1)。精美的基督教與佛教圖案及其下零星殘留的紅墨,證明這些獨特的私人紋飾曾被押印於別處。雖然所有的銅十字皆經澆鑄而成,但這些景教十字銅牌卻是匠心獨具,紋飾均各具特色。
展覽詳情
展出日期: 由2015年6月10日(星期三)起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馮平山樓一樓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2. 帝王的瓷器: 塞夫爾國家陶瓷製造局特展呈獻非凡法國瓷器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將於2015年6月10日至8月16日舉辦「帝王的瓷器: 塞夫爾國家陶瓷製造局特展」重點展覽,展出一系列塞夫爾製作的瓷器精品,帶領觀眾探索這間歷史悠久的窯場及其著名窯址所體現的精湛工藝和燒製技術。展覽包括公衆導賞及黏土班等延伸活動,讓到訪者拉近與這批名聞遐邇的精美工藝品的距離。
展覽詳情
展出日期: 2015年6月10日(三)至2015年8月16日(日)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馮平山樓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3.「悠藍青境:羅拔圖•雷古拉作品展」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與西班牙藝術家羅拔圖•雷古拉携手呈獻《悠藍青境》之作品展,展覽內容則側重於衝破繪畫、雕塑和裝置藝術之間的界限。
雷古拉成於歐洲,並爲亞洲所熟悉。作品貫徹相同的視覺模式,大刀闊斧地運用藍彩及風格相異的元素來創建單一美學和概念性組件。一九六一年生於西班牙塞哥維亞的雷古拉,不時遊走於巴黎和馬德里之間。作品靈感可謂源自其對法國抒情抽象畫家的清賞;對浪漫情境畫家的喚引;及其對家鄉卡斯提亞奇觀壯景的迷戀。他的抽象風景,便是以其自用的形式和色彩來體現自然界的千奇百態。藍彩與視覺深邃的空間感亦常見於雷古拉的作品。空間裡的定位更取決於材料肌理上光線的律動。當色調和質感應運倍增,畫家筆觸之細膩和寬度即無所遁形。
配合展覽,博物館將舉辦導覽、講座、工作坊等活動,歡迎公眾參加。
展覽詳情
展出日期: 2015年6月5日(星期五)至2015年8月23日(星期日)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馮平山樓一樓及二樓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
星期日,下午1時至6時
大學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話:(852)2241 5500/ 電郵:museum@hku.hk (一般查詢)
費用:免費入場
詳情請參閱:www.umag.hku.hk/en/
傳媒查詢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聯絡主任張寶儀小姐,電話:(852)2241 5512,電郵:elenac@hku.hk
香港大學人文醫學中心舉辦香港瘧疾歷史展覽
由香港大學人文醫學中心與香港醫學博物館合辦的「熱病: 香港瘧疾史」展覽,探討瘧疾對香港歷史的重要影響。「熱病: 香港瘧疾史」展覽利用多感觀媒體呈現本地歷史記錄和文物,探討瘧疾對香港發展史的重要影響和最終被消滅的過程,觀賞者更可了解瘧疾在現時世界各地的情況。
展覽的開幕儀式特意安排在2015年世界瘧疾日舉行,世界瘧疾日成立目的是引起世界各國對瘧疾的重視並發起防治行動。
展期: 2015年4月25日至7月26日
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六早上10時至下午5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下午5時,星期一休息
展覽地點: 香港醫學博物館,半山區堅巷2號
詳細資料請瀏覽http://www.chm.hku.hk/history_of_malaria.html。
傳媒查詢和邀約訪問:請聯絡文學院活動統籌陳卓鈞先生 (電話︰3917 4984 /電郵︰cyrusc@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