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及 香港癌症基金會合辦
「肺癌鬥士課程」 首期療效結果發佈會及第二期招募
2016年09月08日
肺癌是本港第二大常見的癌症,每年新症超過四千宗。由大學研究資助局資助,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與香港癌症基金會於本年四月開始進行本港首個專門針對肺癌患者及家屬的「肺癌鬥士課程」。
課程招募了97對肺癌患者及家屬,其中58位患者(60%) 被確診第四期肺癌。參與者參加了八節心理社交支援課程。根據參與者於課程前提供的資料,當中一半患者及家屬有高焦慮和抑鬱的臨牀發病風險。有關首期「肺癌鬥士課程」的初步研究結果如下:
1)家屬的焦慮情緒及身體不安均比肺癌患者高,而患者的失眠及整體生命力則比家屬為差。
2)患者與家屬的抑鬱情緒有明顯的正向相互關係和影響。在整體生活質素、焦慮情緒及失眠狀況上也發現有相似的結果,與我們今年七月在學術期刊《心理腫瘤學 (Psycho-oncology)》剛發表的研究結果吻合。
3)患者及家屬在參加課程後,於生活質素各方面皆有明顯改善。超過八成患者於整體生命力和日常生活功能方面有所提升。近八成家屬和七成患者在整體生活質素上有改善。本課程也減低了需要專業介入的焦慮和抑鬱的發病率,其中患者減少三分之一,家屬則降低超過四分之一。
(詳細數據,請參考發佈會投影片。)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陳麗雲教授表示,第一期課程參加者的研究數據顯示,心理社交支援課程,能有效舒緩肺癌患者和家屬照顧者的情緒壓力,提升患者生命力,對患者和家屬的身心靈健康帶來莫大益處。她說:「很多患者患病後什麽都不願意嘗試,有的連旅遊都不敢去,課程能幫助減輕他們的抑鬱和焦慮,接納自己的病,並啓發他們懂得愛自己,過正常的社交生活。」陳教授認爲,香港的醫療服務對癌病患者的醫療照顧雖已屬世界級水平,但對患者的心理和情緒支援,卻非常缺乏相對到位的服務,她期望今次計劃的研究收集所得數據,能提供資料以評估癌病患者的情緒心理需要。
完成課程的患者張太表示:「我一貫做事都很認真,計劃去做的事情必定要去完成,但往往卻不察覺這種習慣為自己帶來很多無形的壓力。參與這個課程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反思自己一貫的生活模式。現在的我學會選擇專注處理一、兩件事情,以致生活更加有彈性及輕鬆。課程同時亦讓我認識一班同路人。我們互相分享有用的資訊,小組完結後我們仍有定期相約一起做運動及聚會,大大提升了生活質素。」張太經歷肺癌2年,由丈夫張先生照顧,張先生說:「參與了課程讓我更察覺生活質素的重要。我認識了思想陷阱怎樣對情緒有影響,於面對治療及飲食安排方面多了彈性、減低了緊張!」
在抗癌路上肺癌患者及家屬均身心疲累
治療肺癌的醫術不斷進步,肺癌患者比以往享有更高的治愈率及更長的存活期,但肺癌患者仍要面對重重艱辛的考驗,包括肺癌的病徵 (如咳嗽、氣喘、疼痛)、治療 (如放射治療及標靶治療)對身體的副作用和確診所導致的情緒困擾。相對於其他癌症患者,肺癌患者往往感到更強烈的無助感及抑鬱情緒。與此同時,家屬亦承受巨大的心理困擾。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於今年七月在學術期刊 《心理腫瘤學 (Psycho-oncology)》發表有關癌症患者和配偶相互依存模式的研究,指出夫婦之間的焦慮、抑鬱及睡眠質素有正向相關性,尤其抑鬱對夫婦睡眠質素會相互影響。這些研究結果顯示癌症患者和家屬均需要心理社會的支援。
全港首個支援肺癌患者及家屬的「肺癌鬥士課程」
心理社會介入是指一些非藥物性的治療方法,包括心理輔導、溝通技巧指導、正向思維治療及行為治療等。國際及本土文獻都說明心理社會介入模式對癌症患者的身心健康有正面影響。香港大學和香港癌症基金會一直推動「抗癌鬥士課程」,以提升參與者的整體健康及生活質素。至今已經有數千名癌症患者(如乳癌、大腸癌、一般癌症等) 受惠,但當中還未曾發展專門針對肺癌患者和其家屬的服務。
鑑於肺癌患者數目龐大,患者及家屬的身心壓力比其他癌症更為嚴重,肺癌患者及家屬身心健康的相互影響,加上過往「抗癌鬥士課程」對於癌症患者及家屬的正面成果,我們舉辦了全港及全球首個大型專門支援肺癌患者及家屬的「肺癌鬥士課程」。8節的課程內容包括正向思維指導(如何積極面對病情)、改善與家人溝通方法、病徵舒緩緩技巧、心理教育等等。課程亦會教導參與者辨認及糾正負面思想及價值觀,提升其抗逆能力。
首期課程於今年四月至六月期間進行。97對肺癌患者及家屬完成課程前問卷,當中60名患者亦於課程後完成跟進問卷。參與的患者中,超過七成正在接受治療。
課程初步研究結果:
(1)肺癌患者與家屬身心健康互相影響
結果顯示在課程前,家屬的焦慮症狀及身體不安均比患者嚴重, 而患者的失眠及整體生命力則比家屬為差。此外,肺癌患者及家屬在大部份身心健康指標都有明顯的正向相互關係,當中以整體生活質素、抑鬱、焦慮情緒及失眠狀況最為顯著。初步結果與我們最新發表的研究結果吻合,印證雙方同樣需要心理社會介入的重要性。
(2)課程令肺癌患者與家屬的得著互惠互利
課程亦改善了患者和家屬多個方面的生活質素。超過八成患者於整體生命力和日常生活功能方面有所提升。近八成家屬和七成患者在整體生活質素上有改善。本課程也減低了需要專業介入的焦慮和抑鬱的發病風險,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及超過四分之一的家屬由高風險降低至正常心理健康水平。
目的:
幫助參加者掌握更多有關肺癌治療的健康資訊及舒緩病徵的方法
課程對象:
年滿21歲或以上的肺癌患者及一位家屬
流利廣東話及能夠閱讀中文
導師
註冊社工及科研團隊
八節內容
- 如何舒緩肺癌症狀, 提昇處理疾病能力及整體生活質素
- 介紹有關肺癌及治療的資訊,健康生活小貼士
- 認識及學習如何管理情緒
- 提昇溝通技巧, 加強患者與家人的社會支持
- 建立正向心理, 發展正面思維, 積極迎向挑戰
- 學習感恩與欣賞, 重建人生導向, 開拓美好人生
上課地點及日期:
2016年10月21日至12月16日
- A班: 逢星期五 日間 於癌症基金會服務中心(黃大仙服務中心)
- B班: 逢星期六 下午於香港大學
查詢請致電香港大學熱線: 3917 5582或香港癌症基金會熱線: 3919 7000。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Trinni Choy (電話︰2859 2606; 電郵: pychoy@hku.hk) 或Melanie Wan (電話︰2859 2600; 電郵: melwkwan@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