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大腸癌患者「身心靈健康支援計劃」:
招募患者參與「靜觀」及「八段錦」臨床研究
2016年12月07日
大腸癌是本港致命癌症排第二位,許多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均與我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癌症對患者的身體、心理、社交以及靈性層面亦有著重大的負面影響。文獻顯示,壓力是所有癌症的誘發因素。因此,有效的身心靈支援計劃對大腸癌患者在改善壓力管理或是回復健康等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香港大學(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何天虹教授指出,不同類型的「身心靈練習」,不論是靜觀減壓、瑜珈、氣功、太極等輕至中度的身心運動,都可以改善長期病患者的情緒及提高生活質素。
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於2016年初引入靜觀為本的臨床研究先導計劃,招募並訪問了44名癌症復康者,由註冊社工經靜觀專業培訓後,擔任小組導師,以小組形式,透過靜觀的練習,幫助癌症患者管理壓力、培育自我關懷,是以自我關懷為本的靜觀介入課程,協助研究對象學習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靜觀及自我關顧的生活態度。先導計劃的靜觀小組每星期舉行一節,為期八節,每節兩小時。
此次臨床研究先導計劃的初步結果指出:
1. 自我關懷為本的靜觀課程有效提升癌症患者的自我關顧,改善情緒狀態:與等候接受靜觀訓練的癌症患者比較,參加小組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培訓後的自我關懷程度、抑鬱及焦慮症徵兆、負面情緒、正面情緒,以及因癌症狀況引致的心理症狀,都得到明顯的改善。當中參加者在抑鬱及焦慮量表上的分數在小組後減少了28%及34%,而自我關懷及正面情緒亦得到8.6%及10.5%的提昇。雖然如此,先導研究計劃服務對象當中為不同類型的患者(並且亦有大腸癌患者在其中),故此自我關懷為本的靜觀課程對大腸癌患者的效用值得研究團隊作進一步的探究。
2. 自我關懷為本的靜觀課程亦有效改善癌病康復者的情緒調節的能力:先導計劃亦是本地首個應用以心率變動探討靜觀練習對情緒管理能力的臨床研究。心率變動是一個神經生理學評估自主神經的一個方法,它反映個人情緒調節的能力(即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平衡)。與等候接受靜觀訓練的癌症患者比較,參加小組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培訓後的心率變動明顯改善;初步數據顯示靜觀自我關懷課程能有效改善患者面對壓力處境時的調節能力。
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希望進一步招募約 190名非末期及非擴散的大腸癌病患者,以探討兩種身心靈練習--「靜觀」及「八段錦」--對改善大腸癌患者的短期及長遠的成效。是項研究除延續「靜觀自我關懷」課程外,將加入「八段錦」的氣功課程,實行以一靜一動的身心靈運動幫助大腸癌患者改善生活質素。此項練習是一種輕至中度運動量的帶氧運動,更是中國衛生部、教育部和當時的國家體育委員會認可的「保健體育課」之一。研究團隊亦邀請到由前世界武術錦標賽冠軍李暉師傅所創立的「太極耆緣養生會」團隊成員擔任是次課程的義工導師。
研究計劃的「靜觀」及「八段錦」的課程都會以八星期小組課為基礎,再輔以家課練習。小組課程旨在教授參加者「靜觀」或「八段錦」的基本練習,而家課則旨在鼓勵參加者深化小組所學的技巧,培養自我關顧的生活態度。研究團隊希望透過臨床研究為大腸癌患者提供藥物治療以外的輔助性治療選擇。
有關2017年大腸癌康復者「身心靈健康支援計劃 --「靜觀」與「八段錦氣功」臨床研究」招募詳情,請參閱附件。
查詢 :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
電話:2831 5158
電郵:bhealth@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