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進口與出口地數據不符
河馬牙國際貿易記錄不完整威脅瀕危非洲河馬種群
2017年08月24日
全球野生動物貿易把多個物種推向滅絕的邊緣。為了管控野生動物貿易,各國簽署《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保護公約附錄内的品種, 所有公約的成員國均有義務準確地報備瀕危物種的貿易數據。然而,由於公約的執行力度不同的地區有別,可能導致野生動物被過量捕殺,資源無法可持續發展和被利用。
一項由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學者的研究,以瀕危物種河馬(Hippopotamus amphibius)為例,揭露河馬牙國際貿易在世界不同地方包括香港,其進出口數目報備偏差可以很大,後果可能對河馬的生存構成威脅。
研究結果最近在非洲生態雜誌African Journal of Ecology發表。
負責今次研究的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研究生亞歷山大安德森(Alexandra Andersson)說:「如果相關的地區和組織不加強嚴格監控瀕危物種的國際貿易,這些物種便可能被人類不斷捕殺,無法可持續發展而滅絕。」
研究顯示,自貿易公約1975年生效,開始有國際貿易數字記錄以來,全球的河馬牙貿易量超過770,000 公斤,其中百分之九十經由香港,而香港進口的河馬牙,超過百分之七十五來自於坦桑尼亞和烏干達兩個國家。
貿易公約的數據顯示,主要的出口地區(坦桑尼亞和烏干達)和進口地區(香港)對河馬牙貿易量的報備存在很大差異,顯示有潛在管理不善的情況。自1980年坦桑尼亞加入貿易公約以來,香港進口河馬牙的數量,比坦桑尼亞的出口報備多了3,176公斤。烏干達也有類似不相符的情況,自1991年加入貿易公約以來與香港的19宗交易中,香港的進口量比烏干達報備的出口量少了超過14,000公斤, 等同於2,700隻河馬的牙齒重量,佔全球河馬數量的百分之二。
與此同時,全球河馬種群數量正顯著下降。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估計,過去10年全球河馬種群數目下降了百分之七到二十,預計未來三十年會再減少百分之三十,以此速度計算,河馬種群不到100年便會全部滅絕。僅烏干達的伊麗莎白皇后國家公園,園内的河馬數量就從1950年代的超過21,000隻,下降至2005年的2,326隻。
負責研究的另一位港大學者Dr Luke Gibson表示:「這麽大規模的進出口數據差異,對非洲的河馬種群構成了嚴重威脅。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河馬並不是唯一受到這種數據差異威脅的動物。」
2000年起,香港進口的野外活捉屬瀕危爬行類的馬來閉殼龜(Cuora amboinensis),比出口地印尼和馬來西亞報備的出口數量多出超過10萬隻。 自2006年,香港進口的野生蘇眉(humphead wrasse, Cheilinus undulatus)的數量,比主要出口地印尼和馬來西亞報備的出口量少2,400條,顯示瀕危物種的進出數量報備差異並不是個別現象。
安德森強調說:“進出口國家和地區應彼此合作,互相核對報備的出口和進口的實際貿易數量,找出其中不相符的原因,並糾正錯誤或誤報的數字。這非常重要,河馬和其它瀕危物種的存亡,與此息息相關。」
傳媒查詢研究内容,請聯絡香港大學生物學院研究生亞歷山大安德森 (Tel: +852-6503-5815; email: alexast@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