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伊富高雕塑:菲律賓山脈藝術的表達》
展現水稻梯田的簡樸力量
2017年11月30日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將於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4日呈獻《伊富高雕塑:菲律賓山脈藝術的表達》展覽,展示菲律賓的部落藝術與文化。罕有的大規模展示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伊富高、邦都、及坎坎納部落的人像雕塑和儀式用盒子,印證了藝術家們的天賦。是次展覽是本館與收藏家谷馬丁先生,以及專注亞洲當代與古董藝術收藏基金Asia Art: Future通力合作的成果。
展覽開幕禮今天(11月30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菲律賓外交部長凱耶塔諾、菲律賓駐香港總領事館署理總領事 Roderico C Atienza 、Asian Art:Future主席顧滿廷、及港大美術博物館總監羅諾德。
本展覽的展品囊括各式各樣的器物,包括雕塑,如保佑稻米豐收的「布盧爾」米神神像、能召喚神助的「赫伯」戰神神像;盒子,如稱為「普南翰」的慶典用雕塑盒子、稱為「堂宮歌」和「塔諾」之食器盒子;及其他實用器物,如「奇奈胡」、碗和玩具。
這些雕刻於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之間的雕塑,煥發著令人著迷的現代抽象藝術風格。是次展覽以藝術而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不以展品為族群標記或宗教工具,而是強調其作為藝術品的美學價值。比如說,雖然「布盧爾」雕像及盒子與文化儀式密切相關,但它們亦是一群別具天賦的鄉村藝術家之抽象寫照。
這些精心挑選的作品,展現出一系列來自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的山脈雕塑藝術之美感與藝術面貌。展品依據其所屬的藝術重心,即「古典」、「極簡主義」及「過渡」來排列; 然而這些分界偶爾會較為模糊,甚至大多數的「古典」風格作品同時兼具「極簡主義」元素。
展覽圖錄內的一篇文章,將伊富高雕塑與其他部落藝術加以比較,又闡述其對西方現代藝術家,如俄羅斯藝術家瓦西里‧康丁斯基 (1866-1944)、羅馬尼亞藝術家康斯坦丁‧布朗庫西 (1876-1957)、及法國藝術家喬治‧布拉克 (1882-1963) 的影響。上述的觀點以視覺比較為基礎,故每件器物的實體結構、設計意涵與國際性特徵均為本展覽所強調的要點。
如欲觀看更多展品的圖片及說明,請按此。
展覽詳情
展出日期:2017年12月1日(星期五)至2018年2月4日(星期日)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
星期日,下午1時至6時
大學及公眾假期休息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港大美術博物館馮平山樓1樓
電話/ 電郵: (852) 2241 5500 (一般查詢) / museum@hku.hk
費用: 免費入場
詳情請參閱: http://www.umag.hku.hk/tc/
港大美術博物館·社交媒體連結: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mag.hku
Twitter: https://twitter.com/UMAG_HKU
Instagram: #IfugaoSculpture, #PhilippineCordilleraArt, #UMAG
Weibo: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UMAG
有關港大美術博物館
港大美術博物館原稱為馮平山博物館,創立於1953年,現址原為1932年正式成立的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以捐建人名義冠名。如欲了解更多港大美術博物館詳情,請按此。
傳媒查詢
港大美術博物館項目助理蔡倩蘅小姐,電話:(852)2241 5509,電郵:cchelsea@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