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已於2月1日發表)
一支包括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文嘉棋博士(Dr Michael Pittman)的國際研究團隊,利用嶄新激光誘導熒光成影技術,破解了一個困擾科學家長達150年、有關羽毛化石的謎團。
文嘉棋博士和團隊成員用LSF分析這最早發現的羽毛化石,破解了謎團中的關鍵,讓羽毛已消失的羽根重現眼前。結果顯示,羽毛化石是來自一種未知的帶羽毛恐龍,並不屬於原先認爲的古鳥類始祖鳥。
激光誘導熒光成影技術(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 LSF)是一種革命性新技術,由美國科學發展基金會(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Advancement)的Thomas G Kaye先生和文嘉棋博士共同研發,利用高强度激光令在骨頭周圍、肉眼看不到的軟組織「在黑暗中發出螢光」,從而顯示一些利用其他成影技術無法看到的細節。
研究成果剛於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進一步肯定了激光誘導熒光成影技術的潛力和科學價值。
這根獨立存在的羽毛一直被認為與始祖鳥的身體骨架有密切關係,並被用作具標誌性的始祖鳥的命名。羽毛化石於1861年在德國南部的索倫霍芬地區被發現。與一些始祖鳥的羽毛化石不一樣,這根羽毛化石是以一層深色的薄膜保存。在1861年發表的詳細描述中提到,羽毛内有一條頗長的羽根,但現時已不復見。近期雖然有研究使用X射線螢光和紫外線技術作深入分析,卻一直未能解決「消失的羽根」的爭議 — 首先是羽根有否確實存在一直受到質疑,同時也不確定羽毛是屬於始祖鳥的主翼羽、副羽或是初級覆羽。
透過LSF照片的幫助,研究團隊終於解開150年來有關消失的羽根的謎團。LSF照片中清晰可見的羽毛,讓團隊得以將它與始祖鳥和現代鳥類的羽毛作比較。在LSF研究前,這羽毛一直被認為是始祖鳥的初級覆羽,但研究顯示它和現代鳥類的覆羽不一樣,因為它缺少一個明顯的「S」型中心線。研究團隊也排除這羽毛是始祖鳥主翼羽、副羽或尾羽的可能性。
這些新資訊顯示,這根獨立的羽毛來自一種未知的帶羽毛恐龍,因此它並不屬於始祖鳥。研究團隊成員,柏林自然博物館(古爬蟲類和鳥類)館長Daniela Schwarz 認為:「這技術讓我們解開150年來的謎團,真的很神奇。」這發現也顯示帶羽毛恐龍在索倫霍芬群島古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很可能比以往想像的高。
文嘉棋博士說:「我和Tom Kaye進行的工作顯示,即使是標誌性和被研究多年的標本,也有可能出現新發現。」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Tom Kaye補充道:「這個應用LSF技術的成功例子只是一個開始,它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發現和各方面的應用。你可以期待我們下一個發現!」
研究論文: 'Detection of lost calamus challenges identity of isolated Archaeopteryx feather' by Kaye, M Pittman, G Mayr, D Schwarz and X Xu in Scientific Reports.
論文連結: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37343-7
下載圖像: https://www.scifac.hku.hk/press
傳媒如有查詢,請聯絡港大理學院高級傳訊經理陳詩迪女士 (電話: 3917 5286; 電郵: cindycst@hku.hk) 或 港大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 文嘉棋博士 (電郵: mpittman@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