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窩村樂節」(以下簡稱「村樂節」)於2019年12月21日正式開始。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總監林維峯教授和副總監羅惠儀博士、荔枝窩村代表曾偉業先生和曾亞七先生、「全人藝動」藝術團隊,以及約二百位參加者,在客家歌謠研究學者張國雄博士和穿上傳統服飾的香港客家族群的領唱下,一同演繹客家歌謠,見證「村樂節」開幕。
「村樂節」有兩大主題,分別是「客樂融融」和「玩喚泥」,於12月21、22日及28、29日一連兩個週六日於荔枝窩進行,除了每天上午的百人集體共創活動外,下午亦舉辦多個工作坊,主題圍繞客家文化、村落、鄉郊環境及食品,讓參加者體驗唱山歌、塑泥土、織花帶、燒土窯、製土磚、尋草藥等滿載「村樂」的客家生活。
「村樂節」各項活動強調鄉村生活的智慧和樂趣,例如「拈花聞草樂賞團」讓參加者認識昔日村民如何運用村中花草的不同特性應對衣食住行和醫療等需要,「客家花帶示範及體驗」介紹客家女性如何巧妙地以不同的花紋和顏色在花帶上反映自己的婚姻狀況和對生活的祝願。參與「村樂節」的村民和表演者所穿的客家服飾運用了傳統植物染的技術來上色,除了客家人常用的藍染以外,還用了薑黃和蘇木等植物染出黃色和紅色等鮮豔的色彩。
「村樂節」是首個在荔枝窩舉辦的大型社區共創活動,由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永續坊主辦,荔枝窩村培成堂合辦,「全人藝動」及「尋田.探土」藝術團隊策劃,由本地藝術家及荔枝窩村民聯手策劃多項創意活動,與參加者一起在鄉郊土地上以五官感受客家村落不平凡的生命力。參加者透過各項活動重新發現鄉郊永續生活的快樂本質,認識城鄉互助的關係,並以全新的角度實踐城鄉永續共生的生活精神。
「村樂節」為「滙豐永續鄉郊計劃」的一部分。「村樂節」和計劃的其他社區共創項目均採用了以團結精神為基礎的夥伴關係模式,通過邀請藝術家和專家團體與鄉郊社區協作,發掘和利用鄉郊資本,推行一系列有關重塑客家文化、鄉郊藝術和教育、天然工藝及鄉郊適切科技等主題的活動,以增加鄉村社區的活力。
照片:
下載「村樂節」照片: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xJ68t6GAdB8SOVzsKcqVjv4XYcgfypor?usp=sharing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項目經理游慧瑜女士(電話:6089-6047/電郵:annawyau@hku.hk)
主辦機構: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永續坊
永續坊於2019年5月1日正式加入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作為中心的重要支柱。中心以建構永續社會為使命,以社群為本的創新方案,應對不同的社會及環境挑戰。中心的工作以知識為本,聚焦於研究、知識傳播和創造社會效益。策動永續發展坊秉承中心的使命,致力提倡及促進社會和生態環境之間的良性互動,藉此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詳情請瀏覽:https://ccsg.hku.hk/
關於「滙豐永續鄉郊計劃」
「滙豐永續鄉郊計劃」是一個旨在活化香港鄉郊社區、推動城鄉共生、永續發展的計劃,透過社區營造、社區經濟合作、地區創新、永續發展教育和研究、初創培育等方式,多管齊下活化本地鄉郊。計劃期望促進香港乃至其他地區的鄉村社區的長遠活力和永續性,實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計劃由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永續坊主辦,得到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局的支持。詳情請瀏覽:
http://www.socsc.hku.hk/psl/laichiwo/zh/
關於「全人藝動」
「全人藝動」成立於2001年,是本地非牟利的慈善機構,致力以社群藝術協助社會上的弱勢社群。創作團隊在2018年開展了「土磚絮語」聲音裝置藝術計劃,以荔枝窩的泥土和水稻製造土磚,並把舊房子改裝成互動聲音裝置,傳遞荔枝窩村幾近被遺忘的故事與歌謠,並以手織的花帶作串連,引領觀眾思考客家文化、農家美學、傳統手藝,以及鄉村生活模式與價值觀在當下的時代意義。詳情請瀏覽:https://www.facebook.com/artf4allHK/
關於「尋田.探土」項目
藉著荔枝窩這片擁有源遠客家文化的鄉郊土地,「尋田.探土」藝術項目以貼近大自然的陶瓷藝術為主軸,探討荔枝窩的「人」、「地」、「物」。項目團隊讓參加者和村民認識陶藝技術,製作具有荔枝窩特色的陶瓷器以及記錄村民故事,並與本地人士和海外村民分享成果,吸引他們從不同角度了解和感受荔枝窩,讓村民與下一代共同延續荔枝窩的客家文化和自然生態環境。詳情請瀏覽:https://www.facebook.com/onearthart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