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人的情緒困擾及對疫苗觀感調查結果
2021年02月18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經整整一年,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與香港復康會於一月尾攜手以網上問卷形式調查香港市民對疫情的最新看法,研究結果希望能為疫苗計劃下的香港市民提供更多資訊及分析。
研究結果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探討香港人於疫情下的情緒困擾,第二部分了解他們對新冠肺炎疫苗的觀感。由於長期病患者有機會成爲首批接種疫苗的人士,研究團隊特別與香港復康會合作,希望透過今次調查找出長期病患者與非長期病患者對疫苗計劃的看法,並作對比分析。
調查於1月22日至28日透過網上問卷進行,成功訪問了2733名香港市民,年齡由18歲到89歲(平均年齡44.8歲),男女比例為31.9%比68.1%,當中921名屬長期病患者,有至少一項長期病患,包括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病等。
調查主要結果如下:
情緒困擾
- 調查發現有相當比例的受訪者有中度至嚴重程度的焦慮(21.8%)、抑鬱(18.3%)或創傷後壓力(33.8%)等情緒困擾的臨床徵狀,有需要接受專業情緒支援(表一)。當中更有21.5% 受訪者同時有兩項或以上的徵狀。|
- 39.7%受訪者缺乏社交網絡支援,而其中長期病患者(42.7%)比非長期病患者(38.3%)更容易感到被社會孤立。
對接種疫苗的觀感
- 有39.4%受訪者表示願意立即接種獲政府批准使用的疫苗,其中長期病患者(51.2%)比非長期病患者更願意即時接種疫苗(33.3%)。有較大經濟壓力,或較信任政府的受訪者都較願意接種疫苗(表二)。
- 選擇疫苗時,受訪者最注重疫苗的有效率,其次為接種疫苗產生的嚴重不良反應的機會(圖一)。整體來說,如疫苗有效率僅有50%,或其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機會為未知數時,受訪者接種疫苗的意欲便大為減低。另外,免費接種,或配有醫療保險的疫苗接種計劃可提高受訪者的接種意欲。調查亦發現,爲疫苗接種計劃提供經濟誘因,反而減低受訪者接種的意欲。
- 當受訪者選擇了可接受的疫苗方案,被問到會於什麼時候接種,有40.6%表示希望是最後10%接種的人士,數字反映相當部分受訪者對接種疫苗採取觀望態度。
- 受訪者願意接種疫苗的時間,與他們曾否接受病毒檢測、接種意願,以及居所附近曾否出現確診個案有關。居所附近最近出現過確診個案,曾經接受病毒檢測的受訪者;或是回應問卷表示接種意願不高,又接受過病毒測試的人,他們都傾向較遲才接種疫苗。這可能與病毒檢測短暫排除了病毒感染,給予一種似是而非的假安全感,令他們不願意及早接種疫苗。
結合問卷調查結果與及長期病患者代表的分享,研究團隊有以下的政策建議:
甲. 減少疫情下市民的情緒困擾與及社交孤立感
- 透過市民信賴的管道提供透明、準確的防疫資訊,減輕因疫情產生的焦慮。
- 為面對嚴重就業及財政壓力的市民提供適當的經濟援助,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
- 投入資源加強社區與特定社群的連結,修補疫下情緒支援工作的漏洞。除了長期病患者,有需要的群組還包括男性、年輕人、失業市民、以及有較高風險感染新冠肺炎人士,以減輕他們的社交孤立感與財政危機所延伸的嚴重情緒問題。
乙. 加強及改善疫苗計劃
- 免費接種疫苗,為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人士提供醫療保險,都能提供誘因增加市民接種疫苗的意願。政府可特別考慮為長期病患者提供疫苗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後的生活援助,以增強長期病患者接種疫苗的誘因。
- 不需要為接種疫苗提供經濟回贈,因爲這不會提高一般市民接種疫苗的意欲。
- 政府發佈的疫苗資訊要保持透明度及準確性,尤其是是關於疫苗有效性及副作用的資料,以減低市民對疫苗的疑慮。
- 針對接受過病毒檢測、接種疫苗意欲較低的市民,政府在宣傳時應强調疫苗所提供的保護作用,不應與病毒檢測短暫排除感染混爲一談。
- 考慮先為有較強接種意願的市民提供疫苗,例如長期病患者、老年人或職業有較高機會感染的人士 。
丙. 針對長期病患者的措施
- 政府應加強前線醫護人員對疫苗的相關知識,以解答不同類別的長期病患者有關疫苗的查詢,提升他們接種疫苗的信心和動機。
- 政府應投入資源讓社會服務機構和病人自組織為長期病患者提供更頻密的接觸和支援,並篩查出有高度社交孤立和嚴重情緒問題的病患者,以提供適時的介入和跟進
研究團隊表示: 「長期病患者受著更嚴重的社交孤立,但卻是比較願意接種疫苗的一群。我們歡迎政府先為長期病患者提供疫苗,令接種計劃得有一個較良好的開始。」
請按此瀏覽詳細調查結果和新聞稿。
簡介投影片,請按此。
研究團隊出版與疫情有關之學術文獻
1. Yuen, S., Cheng, E. W., Or, N., Grepin, K. A., Fu, K. W., Yung, K. C., & Yue, R. P. H. (in press). A Tale of Two City-states: A Comparison of the State-led vs Civil Society-led Responses to COVID-19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Global Public Health.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7441692.2021.1877769
2. Lau, B. H. P., Chan, C. L., & Ng, S. (in press). Self-compassion buffers the adverse mental health impacts of COVID-19-related threats: Result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at the first peak of Hong Kong’s outbreak.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t.2020.585270/full
3. Lau, B. H. P., Chan, C. L. W., & Ng, S. M. (in press). Resilience of Hong Kong people in the COVID-19 pandemic: lessons learned from a survey at the peak of the pandemic in Spring 2020.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ocial Work and Development. https://doi.org/10.1080/02185385.2020.1778516
4. Ng, S. M., Chan, T. H., Chan, C. L., Lee, A. M., Yau, J. K., Chan, C. H., & Lau, J. (2006). Group debriefing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diseases during the SARS pandemic: Strength-Focused and Meaning-Oriented Approach for Resilience and Transformation (SMART).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42(1), 53-63. doi: 10.1007/s10597-005-9002-y.
傳媒查詢,請聯絡:
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尹慧筠 (電話︰2859 2600;電郵︰melwkwan@hku.hk)
石慧詩 (電話︰2857 8555;電郵︰rsuffiad@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