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大學(港大)建築學院呂偉生教授、薛帆博士(助理教授)和徐進英博士(博士後研究員)領導的iLab團隊,在2021年度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bSI)國際大獎賽的專業研究類別勝出,獲獎項目為 “OpenBIM: Opening the gate for BIM and blockchain integration (OBBi)”。比賽結果已於10月7日公佈。
建築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被認為是過去幾年全球建築行業最重要的發展,香港的施政報告中亦多次提及。BIM從建築的設計、施工、運行至整個建築周期終結,把各種信息整合於一個三維模型信息數據庫中,讓設計團隊、施工單位、設施運營部門和業主用家等各方人員可以協同工作,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資源和降低成本,以實現建築業可持續發展。然而,在現有市場機制下,BIM往往被大型,以盈利為導向的私營供應商所壟斷,較為封閉,不利於整個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bSI是一個開放、獨立於供應商的非牟利機構,也被稱為“international home of BIM”(建築信息建模國際之家)。其成立宗旨是通過制定國際標準,促進公開建築信息建模(OpenBIM),保持BIM技術中立不受私營供應商操控,推動業界操作互動交流,訊息共享。
bSI大獎賽具國際聲譽、於2018年開辦,旨在從項目設計、施工、運營、研究和技術等方面推廣 OpenBIM技術。比賽分資產管理、社區貢獻、建築、設計、設施管理、設施交付、專業研究、學生研究和技術九個類別,各設一個大獎。由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在每個類別篩選一至四个個項目晉入決賽,再每個類別選出一個大獎項目。2021年的比賽共收到133份參賽項目,主要來自擁有先進建築信息建模技術的發達國家和地區。
iLab團隊設計的OBBi在專業研究類別中奪魁,是21個晉入決賽的項目中,唯一來自香港的團隊。
關於獲獎項目OBBi
建築信息建模與區塊鏈技術結合可產生協同效應。建築信息建模技術(BIM)作為一種技術和操作流程上的創新,把建築周期涉及的訊息整合於一個三維模型信息數據庫,讓持分者分享及互動應用。區塊鏈技術具備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在提高效率和信息透明度,以及降低成本方面有著巨大潛力。
通過二者的集成,建築信息模型可以從區塊鏈中獲取信息,例如材料來源、供應鏈狀態、安裝說明和合同等。同時,建築信息建模技術也可以將建築信息分配給區塊鏈供日後在智能支付、採購、信息溯源或者法庭取證等方面應用。
然而,兩者在集成應用上仍面臨三大阻礙:其一,現有商業建築信息建模軟件和區塊鏈平台之間缺乏互操作性;其二,如果直接將建築信息模型存儲在區塊鏈中會存在顯著的信息冗餘問題;其三,如何快速準確地從區塊鏈中檢索信息並恢復到建築信息模型仍未解決。
為此,iLab團隊提出了創新的解決方案 - 將現有商業建築信息模型轉換為OpenBIM文件並計算兩者之間的差異,然後將展示差異的文件存儲到區塊鏈中。通過這種方式,使用者可以輕鬆實現從區塊鏈中檢索出信息並恢復到建築信息模型。
為了測試OBBi系統的實際效能,iLab 團隊利用港大採用組裝合成建築(MiC)技術興建的黃竹坑學生宿舍項目作試點,應用區塊鏈 - 建築信息模型的集成技術,追踪建築材料從大陸生產至運到香港工地組裝,以及預製組件和MiC模塊的來源、生產狀態、物流狀態以及組裝狀態等環節。利用集成技術,項目的各個利益相關方無需擔心信息篡改和質量糾紛的問題,因為區塊鏈提供了真實並且可靠的信息保證。在試點項目的模擬過程中,OBBi系統在建築信息模型交換以及版本更新方面,比傳統文件更快更可靠;OBBi系統還展示了其重新連接項目中碎片化的建築設計、工程和建造流程的能力。在新冠疫情下,人員的流動受制而導致相關流程進行不暢的情況,這一系統的開發顯得猶為及時。
總的而言,OBBi系統最具創新性的三大特點為:(1)整合IFC格式以集成建築信息模型和區塊鏈;(2)提出一種只針對識別區塊鏈 - 建築信息模型變化的創新方法;(3)開發一套沒有時間延遲或信息丟失的區塊鏈信息檢索與恢復到建築信息模型中的新算法。這些創意是前所未有的,也正是bSI在其OpenBIM承諾中追求的目標。評審團成員認爲這些創新點可以很好地推進 OpenBIM,讓OBBi從同類競爭項目中脫穎而出。
關於iLab
iLab於2016年獲香港大學發展基金的支持成立,是建築學院下致力於研究智慧城市與工業4.0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城市大數據實驗室,成立至今已經為香港及其他地區的建造業現代化方面帶來不少重大突破。獲獎項目由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項目名稱為『BIM“廣場“:基於區塊鏈、建築信息模型及物聯網的面向香港建築業多持份者的物流及供應鏈管理平台研發』。
傳媒查詢: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尹慧筠小姐(電話︰2859 2600; 電郵:melwkwan@hku.hk)
石慧詩小姐(電話︰2857 8555; 電郵:rsuffiad@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