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一時間,生死議題彷彿近在咫尺。實際上,生死議題一直都應該是價值教育的一部分。生死教育在其他國家一直有不錯的成果,而香港礙於資源配套和文化因素,生死教育仍然處於起步階段。死亡在華人社群被視為忌諱,直接討論生死教育較難被接納。故此,一種貼合本地文化、能夠溫和處理生死議題的介入方式尚待發展,表達藝術的介入手法正好能夠填補以上空隙。
為了加強社會大眾以及專業人員對生死教育以及表達藝術的認識,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在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的贊助下,於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主辦了一個以表達藝術為本的生死教育項目 - 【表達藝術與生死教育】教研與創新。華永會是創立於1913年的法定組織,是本港最具規模的私營墳場營運機構之一,以非牟利形式營運、管理及發展轄下香港仔、荃灣、柴灣及將軍澳四個墳場。華永會對於推行慈善項目不遺餘力,自1991年起累計捐助的慈善項目已超過3,300項,受惠人次數以百萬計,累計捐款金額更超過港幣10億元。項目於今天(12月30日)舉辦研究結果發佈會,總結和分享項目之內容及成效研究結果。
【表達藝術與生死教育】教研與創新由四個部份組成:一)針對提升大眾對於死亡議題認識的公眾教育講座及工作坊;二)為前線員工和醫療專業人員而設的Train-the-Trainer (TTT) 導師培訓計劃;三)製作有關藝術與生死教育的公眾教育短片以及;四)探索將表達藝術融入生死教育之可行性及成效的評估研究。到目前為止,計劃已有超過3,500名直接參與的受益人士及接近3,000名間接受惠者,當中包括公眾以及專業人士,紀錄片亦錄得逾40,000人次觀看。
計劃期間,共有逾3,200人次參加了共五節的公眾教育講座。一連五節網上講座主要內容圍繞著五大主題:幫助孩子認識 生‧死、陪伴父母經歷 老‧去、以藝術經歷失去、以藝術活好當下,以及人生畢業照。參加者通過專家分享及討論了解表達藝術及生死教育,並探討如何將表達藝術和生死教育揉合並普及化。另一方面,生死教育體驗工作坊的藝術目的是通過創作引領大眾反思自己對生死的看法,提升社會對生死教育的關注,並讓參加者體驗使用藝術作為生死教育的媒介。
計劃同時開辦了為前線員工和醫療專業人員而設的TTT導師培訓,培訓內容由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的表達藝術治療師及生死教育專家團隊專門為計劃設計。計劃期間,共200位前線員工通過此四天培訓和督導學習到使用表達藝術的基本概念、技能、經驗及心態,以及如何將表達藝術融入生死教育之中,並於其後以小組形式於社區服務逾3,000名受眾。而一連五集的藝術與生死公眾紀錄片內容圍繞表達藝術和生死教育的背景、現況、應用、以及趨勢。至目前為止錄得逾40,000人次觀看。
評估研究方面,是次計劃成功收取逾一千六百多份問卷資料,問卷內容主要圍繞社區受眾於小組前後的變化。研究收集所得的資料,有助研究團隊了解將表達藝術套用到生死教育的成效。研究計劃透過具科學化的隨機分配形式進行。社區計劃參加者按照隨機方式,被分配到「實驗組」與「對照組」兩個不同組別,並透過問卷追訪(六星期的間距)了解他們對死亡的焦慮,以及他們對自身死亡的相關準備安排。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表達藝術為本」生死教育小組的公眾人士,相對於對照組的公眾人士,在死亡相關的焦慮程度有顯著的減緩,他們在簽訂遺囑、器官捐贈,以及為自己安排安息之所三方面的意向上亦有顯著提升。研究結果顯示,表達藝術為本的生死教育手法有效減低公眾人士對死亡的焦慮,並提升個人對自身死亡的準備。此外,公眾人士亦表示,透過藝術作為生死教育的媒體,能夠勾起他們對生死議題的討論,也是生動有趣,令人享受的探索過程。
傳媒如欲了解更多,請聯絡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高級執行助理蔡佩筠(電話:2831 5163 / 電郵:amychoi@hku.hk),研究團隊聯絡人溫浩然博士(電話:2831 5578 / 電郵:awan@hku.hk) 或香港大學傳訊部尹慧筠(電話:2859 2600 / 電郵:melwkwan@hku.hk)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