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衞生經濟、政策和管理學分部的研究團隊發現,香港於2008年取消了啤酒和葡萄酒稅後,加強執行道路安全的政策有助減少交通意外和酒後駕駛。研究亦發現,於2014年後交通意外的數字持續下降與警方增加交通執法有關。研究結果現已於《成癮》(Addiction)發表。該期刊自1884年以來由酒精及藥物成癮學會(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Addiction)出版 (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背景
香港於2007年2月將葡萄酒和啤酒的消費稅減半(分別由80%和40%減至40%和20%),並於2008年2月全面取消所有相關稅項,導致香港酒類的銷售量在過去15年來持續穩定上升。取消酒稅後不久,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於2008年6月制定《2008年道路交通法例(修訂)條例草案》,以打擊酒後駕駛。這項法例賦予警務人員進行隨機酒精測試的權力,並加重對酒後駕駛的處罰。研究團隊檢視在香港取消大部分酒稅的情況下,實施這些道路安全政策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研究結果
是項研究檢視了香港和新加坡警方及運輸局過去15年來的每月交通數據。研究選用新加坡作比較的原因是基於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前英國殖民地,擁有相似的歷史、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並且在研究期間的車輛擁有率和酒精消費量較低。
是項研究涵蓋2004至2019年兩地的交通意外:香港共有313,728宗道路交通意外(其中2,125宗為致命個案)和247,393宗碰撞事故。研究人員發現,2008年制定酒後駕駛對策後,嚴重和致命的道路交通意外立即減少13.8%,非致命意外減少6.4%,而整體道路交通事故則減少了6.7%。新加坡同期有163,773 宗交通意外(其中2,614宗為致命個案)及127,993宗碰撞事故,但卻沒有發現統計學上的顯著變化。
繼2008年道路安全法例實施後,香港每年的酒後駕駛及涉及酒後駕駛的碰撞個案亦大幅減少。此外,酒後駕駛的檢控數目下跌63.6%,血液酒精濃度超標的司機亦遞減21.9%。部分原因可能是被警方要求進行酒精測試的司機人數一直有穩定的增長——從2008年的39,764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73,915人次,並於隨後增加至2017年的230,770人次。研究亦發現,交通執法行動(例如發出違例泊車告票)的次數從2014年的160萬大幅上升到2018年的260萬。這種提高警察出現率和加強執法的做法可能產生了震懾作用,導致道路交通事故持續下降。這於嚴重和致命的道路意外方面的影響更為顯著——有關個案於2014年後每年減少12.4%。相比之下,新加坡的相關數字於同一期間沒有發現重大變化。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和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臨床助理教授全劍超博士表示:「儘管過去十五年香港的酒類銷售量有所增加,但道路交通傷害卻錄得淨減幅,這與加強道路安全政策和執法有關,這情況於嚴重和致命意外方面尤其明顯。」他續說:「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酒後駕駛政策減輕了減免酒稅對公共衞生構成的危害,但道路交通傷害只是酒精造成的許多危害的一小部分。提高酒稅仍然是減少酒精相關危害的最重要措施之一,這些危害包括慢性疾病、殘疾和死亡。」
關於研究團隊
該研究由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和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臨床助理教授全劍超博士領導的團隊進行。其他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研究生伍穎欣女士;港大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學生歐美俐女士;紐西蘭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SHORE & Whariki研究中心高級專職研究員梁語殷博士;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田林瑋博士;及港大醫學院院長、施玉榮伉儷基金教授(民眾健康)、公共衞生學院及臨床醫學學院暫任院長及公共衞生醫學講座教授梁卓偉教授。
鳴謝
這項研究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研究獎學金計劃 (03170067) 的資助。
關於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在公共衞生教育及科研方面有多年經驗,成就卓越。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的傳染病及非傳染性疾病的研究工作在國際間舉足輕重,對改善本地和全球個人及人口健康有非常重大的貢獻。此外,港大公共衞生學院乃頂尖的科研和教學中心,對流行性感冒及其他新發病毒的教育工作不遺餘力之餘,亦致力於與傳染病及非傳染性疾病的控制、控煙、空氣污染、心理腫瘤學、行為科學、運動科學、生命歷程流行病學、人口精神健康、醫療經濟效益、醫療服務規劃、及管理等有關的研究工作。當中不少研究更獲本地、國內以至國際組織(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加拿大衞生部及世界衞生組織)認同,納入其公共衞生政策當中。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media@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