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第五波疫情期間逾三分一長者受情緒困擾
過去兩年抑鬱、焦慮及孤獨風險均大幅提升
2022年10月10日
前言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今天(10月10日)發佈「香港長者情緒健康電話訪問調查2022」結果,由項目總監林一星教授、項目經理(研究)暨助理研究教授劉天音博士及項目經理(臨床) 暨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郭韡韡解釋調查數據。調查於2022年第二季進行,近5,000名長者透過電話接受訪問。
背景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致力推動社會關注長者精神健康,尤其是抑鬱對長者的身心健康構成的潛在威脅。抑鬱是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過往進行的調查發現平均每十位長者中有一位受到抑鬱徵狀所困擾。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對香港市民造成前所未有的環境壓力,而長者更是其中主要的高危群體。缺乏物質及社交上的支援令他們更容易衍生抑鬱、焦慮及孤獨等情緒問題。因此,「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香港大學團隊連同其中29個合作推行計劃的社福單位,於2022年4至6月進行香港長者情緒健康電話訪問調查,成功向4,921名60歲或以上長者進行電話訪問,了解他們的精神健康近況。
電話訪問結果及數據趨勢
電話訪問內容包括:簡易版病人健康狀況問卷(PHQ-2;關於抑鬱徵狀)、簡易版焦慮情緒問卷(GAD-2)、孤獨情緒問卷(UCLA-3)、新冠疫情相關壓力來源、新冠病毒感染史(自己及親友曾否感染)、及回應者基本資料。受訪者中60-79歲佔66%,80歲或以上佔34%;女性佔比76%,男性24%。獨居者佔37%,過往有精神健康困擾的佔17%。有3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及/或家人或朋友曾經感染新冠病毒,65%表示未曾有有關經新冠病毒感染史。新冠疫情相關壓力來源的回應中,長者普遍未有對新冠病毒相關壓力來源展現過分擔心,最多受訪者挑選的壓力來源為「如果自己染病會連累家人」,有26%表示普通程度或以上的擔心。精神健康相關的問卷中,PHQ-2及GAD-2滿分均為6分,UCLA-3問卷滿分為9分;分數越高,抑鬱、焦慮徵狀、孤獨情緒更為嚴重;3分或以上即表示抑鬱、焦慮、或孤獨情況顯著。三項問卷分數高於3分的比率分別為:14%(PHQ-2),12%(GAD-2),29%(UCLA-3)。綜合以上三項精神健康狀況,34%的受訪者最少一項問卷題目得分為3分或以上,即約三分之一的受訪長者最少受到抑鬱、焦慮或孤獨其中一項所困擾。2020年新冠疫情第二、三波時,有抑鬱風險的長者比率為8.4%,焦慮的長者比率為7.4%。與2020年同期的電話訪問結果相比,具抑鬱和焦慮風險的長者比率都有大幅提升。2022年第五波疫情之下,女性、獨居、過往有精神健康困擾、自己曾經感染新冠病毒、和因為新冠感受到更大壓力的長者比其他長者面對更大的精神健康風險,需要更多的關注。
長者投身社區精神健康大使行列 助人自助推廣情緒健康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的「樂齡之友」素英亦有參與致電長者進行上述電話訪問,透過與長者對話,素英了解到更多長者於疫情下面對的困境及身心狀況。「我們會透過詢問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話題掌握長者的情緒健康狀況,部分長者會珍惜與我們交談的機會,並向我們訴說身體狀況及對環境的擔憂。亦有長者保持積極態度面對疫情,以及參與適量社交活動。」素英現於明愛鄭承峰長者社區中心(深水埗)擔任「樂齡之友」,協助中心社工,為深水埗社區中,六十歲或以上、受抑鬱困擾的長者提供支援。而素英於兩年前,亦曾因家人離世而感到情緒低落,經朋友介紹認識「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接受近100小時精神健康知識訓練及參與社區服務實務練習,繼而成為朋輩支援員「樂齡之友」。過程中素英不但學會接納及處理負面情緒,更懂得耐心聆聽別人及明白展現同理心的重要性,令自己更有決心,以個人經歷幫助長者走出情緒困境。
社區精神健康資源有待公眾發掘 醫社合作回應社區精神健康需求
香港特區政府於過去十餘年積極投放資源發展全港十八區長者地區中心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精神健康服務。雖然以上中心規模日漸成熟,推出多元化的服務和活動照顧長者的身心需要,惟長者地區中心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認受性及知名度仍有上升空間,各中心及其服務的覆蓋率亦有待提升。
黃伯伯是長者地區中心服務受惠者之一。早前明愛鄭承峰長者社區中心(深水埗)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團隊於第五波疫情期間向深水埗區長者郵寄情緒健康物資,鼓勵長者照顧及評估自己的精神健康需要,並於需要情緒支援時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及介入。黃伯伯的女兒收到物資後,認為當中提及的情緒困擾狀況與黃伯伯的身心狀況脗合,於是致電明愛鄭承峰長者社區中心,向負責「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的團隊社工查詢。社工關姑娘於是安排與黃伯伯對話了解其即時狀況,及時發現狀況需馬上安排急症及精神科服務。幸好於中心及公共醫療系統兩者的配合下,現在黃伯伯的情況已轉趨穩定。
鄰里親友主動關心是重要保護因素 長者也可成為社區重要支援者
郭韡韡小姐認為,電話訪問得出的數據與前線社工的臨床觀察一致,均指向社區中出現情緒困擾的長者比過往多。疫情持續發展加上社區服務受影響,長者的生活規律被打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較疏離,長者情緒容易受壓,令受情緒困擾的長者數字增加。然而,有情緒支援需要的長者及家人往往不知道如何求助。調節長者面對情緒壓力的方法包括:鄰里與家人主動關心、鼓勵長者重建生活規律及於其生活中加添有意義的活動。親友鄰里的關心舉動,既可減低他們的孤獨感,亦能及時為有需要的長者聯繫適當的社會服務,於社區中形成重要的防護網。在強化這個防護網的過程中,我們正正給予機會讓長者發揮他們的專長。他們不僅成為社區推廣精神健康的重要支援,更在臨床服務上成為不可或缺的力量。長者義工於疫情下也可以跨越種種挑戰,積極參與精神健康相關培訓,為自己增加抗逆力的同時,更幫忙分擔社工的工作,包括協助聯絡長者,了解他們的需要,提供陪伴減低孤獨感,以及發現需要支援的長者,及時為他們配對相關服務。
關於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
有研究顯示,本港約有10%長者出現抑鬱徵狀。面對生活壓力、身體機能衰退、社交活動減少等問題,長者會較易受到情緒困擾,影響心理健康,增加患上抑鬱症或更嚴重病症的風險。有見及此,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導策劃及捐助推行「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計劃結合跨界別力量,推行以社區為本的支援網絡,全面提升長者面對晚晴生活的抗逆力。計劃融合長者地區服務及社區精神健康服務,建立逐步介入模式,並根據風險程度,徵狀的嚴重程度等,為有抑鬱症或抑鬱徵狀患者提供標準化的預防和適切的介入服務。
計劃現已推廣至全港十八區,連同本地十七間營辦長者服務及精神健康服務的非政府機構,於十六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及三十一間長者地區中心提供服務。計劃詳情,請瀏覽http://www.jcjoyage.hk/。
研究結果查詢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助理教授(研究)及項目經理(研究)
劉天音博士
電 話 : 3917 0081
電 郵 : tianyin@hku.hk
傳媒查詢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公眾教育主任
張博文先生
電 話 : 3917 1759
電 郵 :bcswsa66@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