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症是由於腦內名為「黑質」的部位退化,令負責指揮肌肉活動的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減少,導致患者身體動作未能如常運作及協調。根據香港大學的網上調查顯示,港人雖然對柏金遜症並不陌生(當身體出現不尋常的震顫時,不少人均認為與此症有關),但對柏金遜症的其他症狀認識不足,未能做到「早關注、早診斷、早護理」,隨時有機會錯過及早介入診斷和護理的良機。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行的「賽馬會『柏動愛』柏金遜症關懷計劃」於二零二三年十月二十七日正式啟動。大會當日發放了有關「大眾對柏金遜症認識」的最新調查結果,並以重點對談及演講,介紹柏金遜症及計劃詳情。
「震、慢、硬」柏金遜症最廣為人知的動作症狀
是次計劃主辦機構之一的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及護理學院於今年八月至九月期間進行了「大眾對柏金遜症認識」的網上調查,共訪問了334名18歲或以上人士。結果顯示,在柏金遜症眾多症狀之中,與身體動作有關的症狀最為人認識,包括「手腳顫抖」(90%)、「碎步/拖步」(77%)、「緩慢」(75%)。這些症狀在醫學上一般被統稱為「動作功能症狀」(motor symptoms),是用作臨床診斷柏金遜症「震、慢、硬」的主要評估範疇。
非動作功能症狀 比震硬慢早十至二十年出現
不過,有些非動作功能症狀有機會在「震、慢、硬」出現前十至二十年已存在。這些早期風險症狀稱為「動作功能前期症狀」(pre-motor symptoms),多為動作功能以外和心理上的障礙,其中包括: 1. 失去嗅覺、2. 抑鬱/憂慮、3. 便秘、4. 睡眠行為失調。香港大學是次調查發現,在334名受訪者當中,從未接觸過柏金遜症患者的市民對以上前期症狀的認知明顯較患者及其親友貧乏,只有兩成多或以下受訪者能正確指出這些前期症狀可能與柏金遜症有關︰抑鬱/憂慮(24%)、睡夢中手舞足蹈(17%)、便秘(15%)、嗅/味覺失靈(13%)及發惡夢(9%)。
以為嗜辣破壞嗅覺味覺 實為柏金遜症先兆
患有柏金遜症七年多的紹雄(化名)表示,他在退休幾年後發現自己半邊身乏力,經脊醫及鐵打治療良久也未見改善,直至有物理治療師提出他可能患上柏金遜症,他才正式向老人科求醫再被轉介至腦神經科跟進,並在確診柏金遜症後才發現有些前期症狀於十多年前已有跡可尋。
紹雄憶述:「當時同老婆阿女去買鞋,她們突然快步走出店舖,我覺得莫名其妙。事後她們驚訝向我表示︰『有無搞錯!?隔離男人除咗對鞋咁臭都聞唔到?』」期間,紹雄已經「食嘢無乜味」,當時還以為自己「食辣太多」破壞了味蕾。此外,他於未確診前經常發惡夢及夢遊,更曾因此從床上摔下。他表示當時並不知道這些都可能是柏金遜症的前期症狀,亦不了解柏金遜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助理教授郭欣欣博士指出︰「近年柏金遜症研究發現了不少動作功能前期症狀,若患者及早察覺就醫評估,就能提早進行相關的治療及護理,在『震、硬、慢』症狀出現前已有所準備。不過,現時大眾對柏金遜症認識貧乏,大部份人都不了解柏金遜症前期徵狀。」
接近八成柏金遜症患者 確診前覺得患病機會低
港大亦於是次調查中發現,有超過六成(64%)的受訪者(非柏金遜症患者)認為自己患上柏金遜症的機會不大,亦有八成多(82%)的柏金遜症患者表示在確診前尚以為自己患症的機會不大。調查發現大部份人從未想像過自己患上柏金遜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雖然長者患上柏金遜症的機會較大,七十歲或以上人士約每30人中有1人;但是,它仍有機會在較年輕人士身上出現 — 六十後約每400人中有1人、五十後約每900人中有1人、四十後則約每2400人中就有1個(註一)。再者,動作功能前期症狀有機會於「震、硬、慢」徵狀出現前十至二十年已存在,所以有需要提升大眾對此症的認識及風險管理的意識。
賽馬會「柏動愛」柏金遜症關懷計劃簡介
賽馬會「柏動愛」柏金遜症關懷計劃(2023-2026)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由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及護理學院與香港復康會合辦,旨在為柏金遜症相關社群建立全面及可持續的社區關懷服務模式,推廣「早關注患症風險、早診斷並接受復康支援、早護理身心健康」,同時推動整體社會參與關懷柏金遜症。
更多關於賽馬會「柏動愛」柏金遜症關懷計劃的資訊,可瀏覽:
(網頁:https://www.jcpdmovincare.hku.hk/) (social media pages)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尹慧筠 (電話:2859 2600/電郵:melwkwan@hku.hk)
(註一) 資料來源: Pringsheim T., Jette N., Frolkis A., Steeves T.D.L. The prevalence of Parkinson's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ovement disorders, 2014, Vol.29 (13), p.1583-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