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50億用戶使用TikTok、Instagram或Facebook等社交平台,社交媒體的影響力無處不在。研究顯示,社交媒體用戶每天平均用超過兩小時上網,青少年使用的時間甚至更長。過度使用社交媒體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對青少年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亦開始引起大衆關注。
大眾傳媒、業界和非專業人士會用一些神經科學領域的術語,例如 「大腦駭客」和「多巴胺觸發器」來描述社交平台,又用「社交媒體成癮」和「多巴胺癮君子」來描述社交媒體對人們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
香港大學(港大)心理學系以及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Benjamin Becker教授,與德國烏爾姆大學的Christian Montag教授合作組成一支國際專家團隊,對社交媒體的使用現況進行了批判研究和探討後,制定路線圖,倡議更多神經科學相關領域的研究,藉以了解社交媒體對大腦的影響,為政策制定者、公共衞生倡議和社交媒體用戶等利益相關者提供關鍵的數據資料,作爲進一步制定以證據為基礎的有效政策,例如確定使用社交媒體的適當年齡等決定的依據。
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發表,題為" Unlocking the brain secrets of social media through neuroscience"。
團隊的研究發現,儘管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社交媒體對成人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會產生負面影響,但相關的認知依然零碎。同時,現有的量度方法由於過於依賴由用家自我報告,過往已有研究表明,人們在估計自己的上網時間時,主觀上對時間的流逝會判斷錯誤。在過去十年,只有少數研究採用了先進的腦成像技術(即磁共振成像,MRI)來確定社交媒體的使用對大腦的影響,而針對青少年的研究更少。雖然這些研究都指出大腦的動機、情感和認知系統上的神經變化有可能介導社交媒體使用上的負面影響,但要準確解釋這些數據有難度,主要由於目前研究方法的局限,現有的研究結果亦不足以對這研究主題提供明確的分析參考。
研究團隊提出了四個迫切需要神經科學證據支撐的研究領域:
1. 過度使用社交媒體是否與成癮的大腦機制相同?
2. 哪些情感和動機相關的腦機制讓社交媒體使用者在過程中保持專注?
3. 社交媒體的使用如何影響青少年大腦的發展? 在青少年大腦的發育過程中,是否有特別脆弱的時期會讓社交媒體更易對其造成影響?
4. 社交媒體是否“多巴胺觸發器”?多巴胺是神經傳導物質,與大腦的快樂和成癮反應相關。
「我們需要支援更多跨學科研究專案,藉以確定社交媒體對青少年大腦發展和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開發基於大腦的策略來增強青少年的韌性和改善成癮行為、心理社會壓力和抑鬱症的治療,這點至關重要。」Benjamin Becker教授總結說。
「社交媒體提供了龐大的機遇,作爲人們溝通、自我表達和社會互動的平台,然而,其設計需要作出調整,才能更好地保護使用者的心理健康,維護他們的福祉。」Christian Montag教授指出,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吸引人們上網、攸關大衆福祉的大腦機制。
" Unlocking the brain secrets of social media through neuroscience" 論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64661323002528
傳媒查詢:香港大學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Benjamin Becker教授 (電郵:bbecker@hk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