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四個國家的六所頂尖研究機構的資深教授於今日(12月4日)共同成立「大流行病研究聯盟」(Pandemic Research Alliance,簡稱PRA),旨在推動有關呼吸道病毒人畜傳播的研究協作,提升新發傳染病的監測能力,及開發嶄新解決方案,以更有效應對未來可預期的疫情爆發,減輕其對全球健康的影響。
PRA是首個匯聚澳洲、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和美國科學家的聯盟,由香港大學(港大)微生物學家袁國勇教授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愛滋病研究權威何大一教授發起,袁教授亦是聯盟的候任主席。聯盟冀發揮各機構成員的研究專長,增進跨國科研合作,創會成員代表還包括澳洲墨爾本大學—杜赫提研究所Sharon Lewin教授、新加坡的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王林發教授,以及來自中國的廣州國家實驗室鍾南山教授、港大醫學院陳志偉教授(亦為聯盟候任秘書)和北京清華大學張林琦教授。
袁國勇教授表示:「PRA將透過研究分享和協作,凝聚全球病毒學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就下一次疫情爆發前的迫切問題,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袁教授續說:「我們期待與全球社會分享合作成果,並歡迎其他亞太以及其他地區的專家陸續加入。」
聯盟的研究重點包括運用類器官以評估動物病毒的傳播能力;加快檢測具大流行潛力的新型病毒首宗人類感染病例;以及在有關疫症爆發之前,研發出治療藥物和疫苗。
PRA成員將分享有關新發傳染病源頭的訊息,作為發出疫情爆發預警的根據;並就有關研究材料和試劑的資訊進行交流,以迅速地作出研究回應。為針對下一次疫情爆發,聯盟定下的目標包括運用快速分子測試,從而及時作出早期預警、適當反應和控制措施;以及運用廣效性抗病毒或中和抗體,在最短時間內生產特定疫苗供全球使用,藉以降低死亡率。倘若再有疫情發生,聯盟期望這些研究成果將有助大眾維持正常生活,而無需要封城或關閉學校。
何大一教授闡釋:「根據疫情的歷史,我們預計會有更多新發傳染病出現,而其中一種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導致下一場疫情。藉著今天成立此聯盟,我們做好實質而有效的準備,以保障生命安全,並減少社會生活受到疫情干擾。」多年來,何教授和袁教授緊密合作,包括2003年本港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兩位教授倡議薈萃位於亞太地區的研究機構而成立此聯盟,原因是很多傳染性呼吸道病毒的源頭均位於此地區。
創會成員聚首港大參與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由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及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教授主持。兩位教授皆表示對聯盟的潛力充滿信心,並讚揚聯盟積極推動全球應對疫情的準備。創會成員隨後舉行聯盟首屆科學研討會,匯集亞太地區專家,共同探討疫情與病毒研究。
聯盟計劃發表聯合研究成果,並擴大研究影響,以協助提升全球各地防疫能力。
何教授是全球最早發現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科學家之一,並揭示該病毒在感染者體內動態變化,其後在港大成立愛滋病研究所。新冠疫情期間,港大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小組在權威科學期刊上合作發表了八篇關於新冠病毒SARS-CoV-2的文章。聯盟將在這些堅實的國際合作基礎上,推進有關新發傳染病的研究。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media@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