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發起的亞太聯盟在泰國舉辦鄉郊活化區域論壇
2024年01月25日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透過社區為本、整全和協作的方式,恢復了荔枝窩鄉村社區的社區和經濟活力。有了鄉郊活化的成功經驗,中心於2021年推出了「永續鄉郊 — 亞太區域合作計劃」(AIRI)。在滙豐銀行慈善基金的支持下,AIRI計劃建立了一個由香港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和亞洲理工學院組成的區域聯盟,就鄉郊可持續發展進行知識創造和交流。
聯盟於2024年1月22日至24日在泰國舉行了「AIRI區域論壇II — 永續鄉郊活化:創新與協作」,活動包括實地考察、研討會和區域論壇。來自香港、中國內地、台灣和泰國的代表團親身出席了這三天的活動,成員包括香港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和亞洲理工學院的教授和職員,以及「亞太城鄉永續發展學人計劃2022-23」30多位來自這四個地方的學人。香港代表團由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總監林維峯教授帶領。
代表團首先參觀了社區自給自足農業學習中心和有機耕作團體,了解到成功的永續農業實踐能啟發其他農民並吸引遊客,以及金融思維和政府支持有助農場轉型為有機企業。代表團隨後參觀了Thaiberng民俗博物館、社區民宿和傳統織布團體,了解有效的溝通和協作對於文化保育的重要性,以及社區主導的鄉郊倡議如何為遊客提供真切的文化體驗,同時為當地社區帶來收入。為了解鄉郊發展如何能兼顧大自然和野生動物,代表團參觀了Pasak Cholasid大壩及其相鄰的濕地以及華富里的古蹟。兩天的實地考察活動以參觀鱷魚頭水上社區作結,當地透過社區主導的創新體驗活動、可持續旅遊和環境保護進行活化。
第三天的研討會和論壇均以實體和線上形式舉行,有200多位來自亞太地區的參加者出席。本地和國際學者以及「亞太城鄉永續發展行動提案比賽」的得獎者介紹了鄉郊永續發展的研究和行動項目。比賽得獎者是已完成「亞太城鄉永續發展學人計劃2022-23」並提交了香港、中國內地、台灣和泰國鄉郊活化最佳行動提案的學人,他們現正以高達25,000美元的種子資金落實其提案。
區域論壇聚集了亞太地區的專家和從業員,討論如何透過創新與協作提升鄉郊社區的韌性和穩健性。來自學術界、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和食品集團的四位專家發表了主題演講。泰國正大集團執行副總裁吳漢泉博士談及如何透過業務創新和公私合作促進農食系統和農村發展的可持續性。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及鄉郊保育諮詢委員會審批小組主席林健枝教授回顧了香港尋求鄉郊活化共同策略的成功經驗和局限性。Shanghai Ethno Philanthropy Fund創始人袁家凱先生談及透過環境友善農法及連結具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消費者,兼顧農民生計和環境保育。孔雀魚普惠創辦人及果皮科技董事長林坤正先生則討論其企業的協作項目如何通過食品分發對鄉郊社區和環境作出貢獻。
「亞太城鄉永續發展行動提案比賽」頒獎典禮亦於論壇上舉行。四支來自香港、中國內地、台灣和泰國的獲勝隊伍獲頒獎座。
請於此連結下載照片。
傳媒查詢,請聯絡: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姚思言小姐(電話:3917-4910;電郵:sianna@hku.hk)
關於「永續鄉郊-亞太區域合作計劃」(AIRI):
「永續荔枝窩」計劃(2013-2017)和「滙豐永續鄉郊計劃」(2017-2022)展示了透過社區為本和綜合式的鄉村活化模式應對永續發展挑戰的可行性及優點。在這些計劃的成功基礎上,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開展了「永續鄉郊-亞太區域合作計劃」(AIRI)。在滙豐銀行慈善基金的支持下,計劃建立了一個知識共創和交流的區域網絡,成員包括香港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和亞洲理工學院。「亞太城鄉永續發展學人計劃2022-23」是計劃的一個核心部分,就鄉郊永續發展在亞太區訓練了超過80位學人和副學人。請瀏覽AIRI的網頁了解更多:https://ccsg.hku.hk/airi/
關於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於2002年12月成立,是香港首個致力研究公民社會本質、元素、動態和角色,並推動本港及外地社會永續發展的研究中心。本中心以建構永續社會為使命,以社群為本的創新方案,推動相關政策的討論和落實,提升公眾對永續發展重要性的認知,促進跨界別合作,並推動持份者參與。本中心由三個單位組成,包括永續坊、匯創坊和睿澤坊。有關中心的資訊可瀏覽:https://ccsg.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