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人群流動表面上看似無序,但香港大學(港大)地理系黃波講座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城市人口動態中的普適時空規律。這項研究不僅為理解城市中人群的移動與分佈提供了全新視角,亦為未來的城市規劃與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黃波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發現,看似隨機的人口流動實際上受到有序原則的支配,這些原則將城市的時間脈動與其物理結構聯繫起來,並揭示了人口動態與城市密度及距離中心樞紐的比例關係。」 研究團隊運用複雜性科學的理論,分析來自全球多個主要城市的大規模移動設備數據,從而揭示了支配城市人口動態的基本時空尺度法則。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
- 可預測的規律:雖然城市人口的日常波動表面上看似隨機,但實際上這些波動遵循一種可預測的「尺度法則」,這是一種適用於不同時間間隔和地理尺度的數學關係。
- 全城一致性:在城市整體層面,人口波動表現出一致的時空模式,這些模式可以用冪次函數進行描述。
- 局部動態與距離衰減:在微觀層面,特定地點的人口波動同樣遵循尺度法則,且隨著遠離城市中心的距離而減弱,這種衰減符合「異速模型」,將人口動態的活力與城市特徵(如興趣點數量)的密度聯繫起來。
- 連結空間與時間:研究建立了一種新穎的對數關係,將空間衰減與時間尺度特徵聯繫起來,揭示了人口動態如何隨時間和城市空間變化而變化。
這項研究不僅在理論上具有重大意義,還為城市規劃提供了實際應用價值。研究團隊創建了「時空光譜」地圖(圖1 与圖2),直觀地展示城市人口動態的分佈情況,並以此提供基於活動的城市功能結構視圖。
共同第一作者博士後研究員譚興業博士指出:「這項研究的深入理解對城市實踐具有直接應用意義。它能協助制定更有效的城市規劃策略、優化商業和交通佈局、指導基礎設施建設,甚至應對公共健康挑戰,從而建設更宜居、更有韌性及更可持續的城市。」
該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倫敦大學學院的Michael Batty教授、蘇州科技大學的李薇宇助理教授、美國東北大學的王琦副教授、港大城市規劃與設計學系的周鈺倫助理教授,以及港大副校長(學術發展) 兼地理系講座教授宮鵬教授。
完整論文可於以下鏈接查閱: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8286-4。
傳媒查詢,請電郵至 hkumedia@hku.hk 或致電 +852 3917 2607 / +852 3910 3612。
辦公時間以外,請透過 Whatsapp 發送訊息至+852 6347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