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港大)及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合作研究香港建造業的學者指出,香港政府必須為建造業訂出長遠發展的政策及運作實踐機制,才能令建造業達致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減輕因建築量大幅擴張或收縮而帶來的負面影響。
港大土木工程系、理大建設及地政學院、及香港建造業研究學會共同進行題為「香港建造業的更新及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計劃,研究隊伍由港大土力工程講座教授李焯芬教授及理大建設及地政學院前院長博爾文教授帶領。研究計劃於2006年10月1日展開,為期十五個月。
李焯芬教授今天(11月20日)在公佈研究結果的記者會上表示,香港學術界與業界應繼續合作進行這類研究,為本地建造業開發可持續發展之餘,同時尋找與拓展各式市場機遇。
港大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吳兆堂博士指出,數十年來,建造業對本港經濟及勞動市場作出重大貢獻。建造業於2007年的生產值約為930億港元, 佔本地生產總值的5.7%;建造業於2008年第二季共僱用26萬人,佔全港勞動人口7.4%。因此,政府實有必要關注建造業的發展。
吳博士表示: 「在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下,過去十年,香港建造工程量一直收縮,從1997年的高峰下降超過三成。近年建造業正經歷結構整合和減縮;而維修及保養工程現時已佔本土總工程量逾一半。因此,業界需及時調整運作模式、並發展多元化業務,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他續謂: 「近年香港不少建造商及專業顧問積極開拓香港以外的市場,成功取得工程合約,當中包括中東及印度等新興國家。業界必須繼續在向外發展方面增强兢爭力,找尋與開拓不同的市場機會。政府亦應為業界提供協助,例如為本港及海外業界人士建立或改善合作的平台,並為業界提供出口信用保證。」
但吳博士指出: 「我們相信在未來兩年,環球金融危機將令私人建造需求急劇下降。政府必須加快十大基建項目動工,否則,香港經濟將缺乏由建築量反彈而產生的帶動力,建造界失業情況亦很大可能會持續惡化。」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副系主任陳炳泉教授表示,研究隊伍促請政府加快落實2007至2008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十大基建項目,並同時增加其他公共工程量。
陳教授說:「研究計劃因受研究期限所限,結論中無法完全考慮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對香港建造業的影響。但我們深信加快推動公共工程可刺激經濟,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長遠來說,當局應設立一個中央規劃組織,以訂立建造業的長期發展方向,並在整體層面統籌本地建造工程量,以免出現過份膨脹或長期收縮。建造業的健康發展需要相對穏定的工程量,以保持業內人士的知識及技術水平,防止人才流失, 並提升技術創新。」
香港建造業研究學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張達烱工程師指出,除了大型基建外,香港需要制訂長遠計劃投放資源於舊區翻新、樓宇維修、社區環境改善、及興建長者公屋與設施等範疇。這不單有助提高香港人的生活質素,同時能為建造業長期提供較穩定的工程量及就業機會,可謂一舉多得。
傳媒查詢,請聯絡:
吳兆堂博士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電話: 2857 8556
黃惠芬小姐
香港大學外務處經理 (傳媒)
電話: 2859 2600
陳炳泉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副系主任
電話: 2766 5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