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美善生命計劃研討會 — 為生命喝采
2010年02月26日
承先啟後,由老到幼的生死教育
一直以來,華人社會文化對死亡存有忌諱,以導致人們用恐懼、焦慮和逃避的方法面對死亡。因著沒有坦然溝通及正面為死亡相關事務作準備,每當面對親人臨終或離世,往往出現各種的不安情緒、家庭爭執、衝突和怨懣。
以往,香港社會大眾對「死亡」缺乏基本認識,專業人員亦缺少臨終照顧及哀傷輔導等相關訓練。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意識到這方面的迫切需要,並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於二零零六年成立了《美善生命計劃》(Project ENABLE ‐ Empowerment Network for the Adjustment to Bereavement and Loss at the End‐of‐Life),旨在推動本地的生死教育和專業支援工作,增加巿民大眾對生命的覺察,以感恩欣賞的態度活出每一天。
《美善生命計劃》在本港推行至今已達三年多,有約五十個社會服務機構參與成為《善生同盟》(ENABLE Alliance),組成一支強大的社區網絡,共同推動香港的生死教育。在此期間,透過計劃內各種專業培訓課程,訓練二千多名專業人士,當中有社工、護士、醫生、神職人員、輔導員等,希望加強他們對生死教育及臨終關懷與善別支援的認識。受訓者亦在他們的服務工作單位中舉辦相關生死教育工作坊,至今已超過七萬三千六百名社會人士參與有關活動,並已接收積極面對死亡的訊息。
從受益者的數字看,《美善生命計劃》帶出的訊息,已在香港社會有一定的滲透程度, 同時,在相關的計劃整體成效研究中亦發現,不僅是受培訓之專業人士或是參與生死教育工作坊之普羅大眾,他們對死亡的忌諱已有所改善,部份人士更開始積極為死亡作預備。
此外,本中心亦進行了一項前瞻性世代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以了解本港三個不同年齡的群組人士(老年、中年、青少年),在這三年期間(即《美善生命計劃》推行前後),對死亡態度轉變的情況。有超過一千四百名社區人士參與是項研究,當中的研
究結果及資料有助發展本港未來的生死教育,同時亦豐富了國際間對香港社會生死教育的了解。
本計劃將於本年三月二日(星期二),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舉行《美善生命計劃研討會-為生命喝采》,屆時除發佈與本計劃相關工作內容及研究發現外,更邀請多名來自不同界別之傑出人士就本港之生死教育回顧與前瞻作分享。
同時,亦安排喪親者的真情剖白:湯兆明先生是一位喪偶人士,太太因癌病於2007年離逝,於生前正面面對疾病與死亡,更讓本計劃記錄她的經歷,與人分享她生命的故事。回顧過去妻子離世的兩年,湯先生深深感受到:太太正面為死亡作預備,讓他和一對年幼女兒的哀傷路更容易走過。當日,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何立仁教授(Prof. Ian Holliday)及香港賽馬會慈善、法律及公司秘書事務執行總監蘇彰德先生蒞臨作主禮嘉賓。
有關研討會詳情:
日期:2010年3月2日
時間:上午9:30 至 11:30
地點:香港薄扶林沙宣道21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蒙民偉樓鍾江海會議中心3-4號演講廳
語言:粵語為主,部份內容輔以英語
程序:http://www.cpao.hku.hk/media/100302App1c.doc
傳媒查詢,請聯絡: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公共關係主任王蓓恩女士(電話︰2589 0560 / 9235 4934 / Email:venuspyw@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