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調查香港家庭溝通模式
多點讚賞 多點快樂
全港調查
為協助建構一個和諧社會,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二億五千萬港元,主導推行「愛 + 人:賽馬會和諧社會計劃」(簡稱:「愛 + 人」計劃),並邀請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攜手合作進行研究。計劃的基本理念是,傳統的家庭觀念仍適用於現代社會,而且能夠為老、中、青三代帶來健康、快樂及和諧 (3Hs: Health, Happiness and Harmony)的家庭生活(「家有康和樂」)。 「愛 + 人」計劃於2009 年底進行全港電話問卷調查 ── 「香港家庭及健康資訊問卷調查」。是項調查旨在探討多個主題,包括香港家庭溝通模式、家人關係,以及家庭健康 (Health)、快樂 (Happiness)及和諧 (Harmony)等指數(即3Hs指數)。
多點讚賞 多點快樂
是項調查發現,家人溝通時間與家庭健康、快樂及和諧三方面息息相關,尤其對較年長人士的情況更為顯著。與家人有較多優質相處時間,如一起食飯、行街或散步,對家庭和諧、快樂和個人心理健康三方面都有正面影響。
調查指出,一些溝通模式與家庭快樂及和諧有明顯關係,包括日常多點讚賞家人、擁抱家人、搭肩膀等身體接觸。然而,以上幾種並非港人常用的家庭溝通模式。調查亦顯示,只有約三成(30%)受訪者常以身體接觸表示關懷,而常常讚賞家人的更只有兩成多
(23.9%);相反,超過六成(64.1%)受訪者認為為家人服務,如做家務等會改善與家人關係,但調查結果顯示,這方法並非最有效。
兩代關係有待改善
至於與家人的關係,青年人(18-24歲)及成年人(25-44歲),傾向視母親為關係最要好的家庭成員。五成半(55.19%)青年人(18-24歲)表示與母親的關係較好,反觀只有一成青年人(10.58%)與父親的關係較好。同樣,在成年人(25-44歲)受訪者中,有超過三成(32.24%)人與母親的關係較好,而與父親關係較好則少於一成(7.65%)。由此可見,在大多數港人家庭中,母親較受子女歡迎,相反父親則關係較疏離。長遠而言,我們應該關注如何加強父親與家人的溝通,以提升整體家庭快樂及和諧。
另外,年長人士(45-64歲),與他們關係較好 / 最好的多數為配偶(47.8%)而非子女。由此可見,本港家庭的兩代關係是值得大眾關注的課題。
香港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兼「愛 + 人」計劃項目調查研究員陳肇始教授表示:「要提升家庭的快樂及和諧,增加與家人的優質相處時間最為有效,家庭成員不妨多進行一些家庭活動,例如與家人一起逛街及食飯等。另外,中國人一般較內歛,少像西方人般直接表達對家人的正面感受,但調查證實,讚美說話能使家庭更快樂及和諧,所以若家人有值得欣賞的地方,不妨多些稱讚,為家庭帶來多點快樂。」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兼「愛+人」計劃項目首席調查研究員羅旭龢基金教授(公共衛生學)林大慶教授表示:「除了『香港家庭及健康資訊問卷調查』外,『愛+人』計劃還包括另一個核心研究項目─全港住戶調查,研究以『家庭』為單位,並以如何預防家庭問題發生為研究重點,有別於一般以補救已發生的家庭問題為目標的項目,此研究項目計劃訪問二萬個住戶,已完成一萬多,我們呼籲市民繼續大力支持,而第二次全港住戶調查將在明年初進行。」
調查背景
是項調查由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2009 年11 月19 日至12 月23 日期間,通過隨機方式以電話進行訪問,對象為18 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合共訪問了1,510 位香港市民。
愛 + 人:賽馬會和諧社會計劃
網址:http://www.family.org.hk
給你和你家人的窩心片段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familyhk3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