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化學講座教授楊丹獲頒「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2011年01月11日
香港大學晨興基金教授(化學生物學) 、化學講座教授楊丹今天(1月11日)獲頒「第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是港澳區首位女科學家獲此殊榮。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及L'Oréal 中國共同設立,獲提名的女科學家都是全國研究界中的青年精英,今次是首次加入港澳地區的科學家競逐,區内每所大學可提名一人參選,與全國77個學術單位推薦的165名候選人競逐。
楊丹教授的有機藥物研究得到評審委員會的一致肯定而當選。本屆十位獲獎女科學家分別在遺傳學、有機化學、癌症治療、環境地理、新材料應用等領域均有突出成就。
楊教授對獲獎感到欣喜,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被用於藥物開發,感到十分鼓舞。楊教授從事中藥雷公藤的活性分子化學生物學研究十多年而取得重大突破,正好說明堅持與執着對科研的重要,她鼓勵有志投身科研的學子,尋找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後把興趣做到最好:「做科學研究,第一要有興趣,第二要專注,第三要堅持,永不放棄。」
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教授對楊教授獲獎感到十分欣慰,認爲是實至名歸: 「香港大學作爲一所研究型大學,一直以探究基本問題及促進知識運用為目標。楊教授致力科學研究及應用,正好與大學在開發前沿科學領域力求卓越,為本港,中國内地,區内以至全球社群謀福祉的目標一致。」
楊教授在有機化學研究方面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創「有機催化反應」藥物設計先河
楊丹教授的研究小組率先採用活性較高的有機催化劑,利用「C2對稱性的手性酮催化劑 (C2-Symmetric Chiral Ketone Catalyst)」解決了原有方法較低效能的障礙,大大增加目標成分的成功合成機會。這項創新的研究對醫藥科技有深遠影響,啟發其他研究團隊對有機小分子催化反應進行開發,並成功用於合成治療高血壓、心肌梗塞藥物Diltiazem。
從中藥啟發的「抗癌思路」
不少臨床研究指出中藥雷公藤具出色抗癌功效,但本身也具有較高毒性,正是這原因雷公藤久久未能被採用到抗癌藥當中。楊教授從雷公藤中活性分子的化學合成著手,找到其生物作用靶點,研發出一些低毒性、高效能、分子結構更簡單的抗癌新藥物,為藥物設計帶來新的思路。
有助發現「囊腫性纖維化」、癲癇症等遺傳病治療方法的「人造離子通道」研究
楊教授的研究團隊開創性地使用「氨氧基酸擬肽」作為結構單元,為囊腫性纖維化病患的肺部上皮細胞帶來「人造離子通道」,重新恢復氯離子在肺部細胞的進出活動,為治療遺傳病「囊腫性纖維化」、癲癇症及遺傳性腎結石帶來曙光。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助理總監(傳媒)徐佩瑩女士 (電話︰2859 2606/電郵︰pychoy@hku.hk)或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經理(傳媒)尹慧筠女士 (電話︰2859 2600/電郵︰melwkwan@hku.hk)。
香港大學晨興基金教授(化學生物學) 楊丹 |
楊教授與研究團隊 |
香港大學楊丹教授從中國科協副主席齊讓手上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
10位傑出女科學家於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獲頒「中國女青年科學家獎」 |
楊丹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