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做成大規模人類災難
2011年10月04日
香港大學地理系章典教授研究團隊 |
香港大學地理系章典教授的研究團隊,經過數年的科研探索,取得重要成果,發現在前工業化時期,氣候變化是歐洲乃至整個北半球大規模人類社會災難的根本原因。
今次是國際上首項全面剖析氣候與災難的因果關係的研究報告,有關的數據和結論將於香港時間10月4日在社會科學最權威的刊物《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研究報告更被挑選為今期的封面研究報告刊登。
章典教授和他的團隊一起收集及匯總有關歐洲前工業化時期的氣候、農業生產、經濟、社會、人文生態及人口等歷史數據,通過各種統計分析方法,科學地建立及證明氣候變化與人類災難的因果關連。舉例說,在歐洲1560-1660的寒冷時期,持續的低溫顯著地縮短農作物的生長時間及減少農地面積,而農業生產的萎縮導致糧價上漲了300%。隨之而來的是頻繁的飢荒,人口普遍營養水平下降,作為營養水平的衡量指標 -- 人體平均身高,在16世紀末下降了0.8英寸。直至1650年代,氣候回暖,農業生產復甦,人口普遍營養水平才開始得到改善。在前工業化社會,寒冷氣候能在短期內造成農業生產停滯和糧食供應銳減,當糧食短缺的狀況持續5至30年,社會承載力便開始瓦解,內亂、戰爭、瘟疫等等人類災難便接踵而至。有關氣候與生態、社會、經濟及人口災難所涉及的各種關連在研究中均得以證實,該研究亦是有史以來的首項研究全面地去剖析氣候與災難的因果關係。
章典教授的團隊進一步發現在前工業化時期,氣候變化所引致的穀物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到社會穩定。穀物短缺做成糧價居高不下,戰爭、瘟疫及飢荒等人類生態災難應運而生。然而,穀物歉收或者絕收往往是低溫的結果,順理成章寒冷的氣候會推高穀物價格,而溫和的氣候則使穀物價格降低(見圖1)。上述的關聯反映出氣候變化才是社會盛衰變遷的根本原因(見圖2),而這觀點在歐洲及北半球均得到引證。
章典教授的團隊得出結論是:時至今天,不論是工業化或後工業化社會,任何造成生活資源大規模銳減的自然或社會因素,諸如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人口過多、過度消費、或資源分配不均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大規模人類災難的導火線。與前工業化時期的歐洲一樣,這些自然或社會因素所產生的骨牌效應最終會釀成人類大災難,至於災難的影響則取決於生活資源銳減的程度與及社會緩衝機制的有效性,當中牽涉到國家及國際層面的社會機制、社會及科技發展進程。
圖1. 在數十年尺度上歐洲氣溫與穀物價格比較。在歐洲歷史上,低溫與高糧價相聯繫,反之亦然。
圖2. 在百年尺度上歐洲"繁榮-災難"時段劃分與氣溫比較。當溫度低於臨界值(即σ< -0.1),歐洲便進入災難時段。
研究報告内容,請瀏覽《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站: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recent
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成員
- 章典教授(項目負責人,香港大學地理系)
- 李峯博士(香港大學地理系)
- 王聰教授(暨南大學金融系)
- 李保生教授(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系)
- 裴卿先生(香港大學地理系)
- 章婧女士(南華早報)
- 安裕倫教授(貴州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助理總監(傳媒)徐佩瑩女士 (電話:2859 2606/電郵:pychoy@hku.hk)或傳訊及公共事務處經理(傳媒)尹慧筠女士 (電話:2859 2600/電郵:melwkwan@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