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發表二戰時期香港防禦工事研究報告
2011年12月08日
香港大學(港大)建築學院的研究團隊及業界專家用了多年的時間,勘察二次大戰期間英軍為防禦日軍入侵,在港九新界築起的數以百計的碉堡、戰壕及隧道,完成詳盡的研究報告,是首項就二戰時期英日兩軍在香港部署的防禦工事的大型研究。
建築學院在今天(12月8日星期四)香港保衞戰七十周年紀念日公布報告內容,希望藉此喚起政府及公衆對保育歷史遺迹的關注。出席發布會的有港大建築學院院長龍炳頤教授,房地産及建設系系主任兼項目經理廖美薇教授,研究團隊成員房地産及建設系黎偉聰教授,建築學系助理教授李浩然及房地産及建設系副教授何志榮副教授。
研究團隊的其中一個勘察重點是有"東方馬其諾防線"之稱的醉酒灣防線,這條橫跨新界南的英軍主要防綫,西起新界醉酒灣(葵涌)到東面牛尾海沿岸和高地,是阻擋日軍進入九龍半島及香港島的重要防禦工事。團隊研究運用多種勘察方法,確定防線上77個碉堡的具體位置。防線上的指揮基地城門堡壘一役,守軍輕易被日軍摸黑攻破,敗走港島,九龍半島失守,個中謎團,日英兩軍雖各有說法,團隊從基地上各個碉堡的地理位置,推敲出日軍的版本較爲可信。更重要的是,團隊在勘探過程中,發現城門堡壘這個守軍苦心經營修建的陣地,有不少未爲人知的隧道網絡,延綿曲折,而且保存良好,極具保育價值。
研究團隊又詳細勘察見證港島關鍵一役的黃泥涌峽碉堡,當年與日軍激戰的防禦連成員,還有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的學生。團隊又勘察和測量了港島,新界的多個堡壘和炮台,發現不少鮮為人知的碉堡。
在勘察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現存的軍事設施中有不少仍然保存良好,具有重要的歷史,康樂和保存價值,可惜軍事遺跡的保育問題一直未为政府所重视。其實,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相當重视軍事遺迹作为歷史的重要部分,內地有哈爾濱的戰爭博物館,展示日軍731部隊的戰爭罪行;青島的炮台遺址,保存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抗日本兇猛進攻的戰鬥工事;歐洲、亞洲不少地方,戰爭工事的遺迹都保存良好;鄰近的澳門在遺跡保護方面亦做出不少工作,唯獨香港作爲英國殖民地在中國沿海的戰略地位,英國早已部署建設全面的防禦工事,抗戰期間盟﹑日兩軍在這裏激戰連場,遺留下來的遺蹟却一直未受到適當的重視和保護。團隊建議當局制定有系統和全面的保育軍事文物政策。
研究報告詳細背境和重點,載錄於此: http://www.cpao.hku.hk/media/20111108press-c.doc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助理總監(傳媒)徐佩瑩小姐 (電話︰2859 2606/電郵︰pychoy@hku.hk)或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經理(傳媒)尹慧筠小姐 (電話︰2859 2600/電郵︰melwkwan@hku.hk)。
醉酒灣防線及沿線碉堡(港大建築學院提供) |
黃泥涌峽碉堡射程 |
城門堡壘一役日軍進軍路線(日軍版本) |
城門堡壘一役日軍進軍路線(英軍版本) |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發表二戰時期香港防禦工事研究報告 |
房地產及建設系黎偉聰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