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委任昂山素姬為名譽教授及名譽顧問
2012年11月21日
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教授代表香港大學(港大),於11月20日(星期二)在緬甸首都內比都, 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女士 舉行簡單而隆重的儀式,完成港大給予昂山素姬名譽博士學位的頒授程序。港大同時委任她為港大社會科學學院的名譽教授,和港大「服務100」的名譽顧問。
儀式在內比都昂山素姬的家「玫瑰雅舍」舉行, 昂山素姬在接受名譽博士銜時, 表示榮幸, 她期望在未來的日子與港大保持牢固的聯繫,並希望緬甸與香港和內地的關係得以進一步發展。
她說: 「港大給予我名譽博士銜, 我深感榮幸,這反映了港大對緬甸人民努力的認同, 而不單是對我個人的認許。我過去曾多次談及, 改革是建基於希望而不是恐懼, 相信明天必定會更好,而不是為了恐懼我們走回頭路。緬甸人民和全世界支持我們的朋友將一起努力, 令我們的未來, 比過去活得更美好。
在過去二十多年來, 我們得到來自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勵, 令我們確信人權確是每一個文明社會的基石, 對自由和安全有信念的人, 民主仍是最佳的體制。」
昂山素姬在接受港大名譽教授及「服務 100」名譽顧問職務時表示, 期望藉著港大名譽教授一職, 善用相關的資源及向港大借鑒經驗, 協助仰光大學重新成為知識匯聚中心, 以至亞洲一流學府之列, 她說, 緬甸各方代表均支持恢復仰光大學的角色, 希望全國的大學校園生活可以回復正常: 「在軍政府統治期間, 校園生活遭到摧毀, 因為當局相信大學生聚集, 便會帶來麻煩。學生當然要製造麻煩,這裡有正面的意義。對學生,我們有責任去教導他們如何循著正途,製造『應當』的麻煩」。
港大代表團成員之一,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緬甸研究學者何立仁教授在儀式上表示, 昂山素姬擔任港大名譽教授, 期望她可以與香港人分享她的知識、視野及推動人權活動方面的經驗: 「在你的政途上, 參與社會是很重要一環, 即使是被軟禁, 你仍透過寫作﹑思索和各種方法, 積極裝備自己, 為迎接獲得釋放,重投社會回到人民當中,做好一切準備。我們認為你對整個亞洲地區起著重大的啟發意義, 你以身體力行, 讓世人了解地球公民的意義, 這方面的成就, 在亞洲地區無出其右。」
港大校長徐立之教授期望昂山素姬為港大學生及香港社會帶來啟發,他說:「我們的學生必將受惠, 學生是我們的未來, 而教育是我們的希望。」
昂山素姬又表示,希望盡快到訪香港, 她一貫很喜愛與年青人會面, 鼓勵大家保持希望: 「我總相信只有透過努力, 希望才能實現, 我的座右銘來自切身的體驗 --- 沒有竭力而為就難言有希望。我十分期望多跟年輕人接觸, 這總會讓我感到年輕, 讓我想到當年自己跟他們年紀相若時的情景。青春沒有盡頭, 這想法總能令我思緒躍動,深感振奮,就好像春天年復一年都會回來一樣, 提醒我們不要對人性失望, 因為希望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一部份, 每分鐘、每小時、每日我們都可以重燃希望。我很期望可以盡快跟你們會面, 目前難說出準確實時間, 但我會盡快前來, 謝謝!」
昂山素姬女士在港大三月份舉行的第一百八十六屆名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上,獲缺席頒發名譽法學博士,以表彰她致力以非暴力的方式爭取民主和人權。在星期二舉行的儀式上,昂山素姬女士接過並穿上由徐教授代表大學送贈的名譽法學博士袍,然後在名譽畢業生名冊上簽署,完成學位的整個頒授程序。
由徐校長率領的香港大學代表團, 正在緬甸進行連串學術交流活動, 成員尚包括校長高級顧問及大學收生遴選委員會主席史秉士教授,教育學院院長顏哲思教授,圖書館館長蘇德毅先生和傳訊總監馬妙華女士。代表團先後與緬甸教育部長、教育部官員、緬甸國內高等院校的學生和代表會晤交流。代表團又拜訪了仰光大學,向大學圖書館捐贈一批為數超過5,700 本由港大各學院捐出的藏書,雙方並討論了書籍互換和多項學術學生交流計畫。
昂山素姬女士名譽博士學位讚詞,請瀏覽: http://www.cpao.hku.hk./media/assk_citation.pdf
上列活動相關錄音片段:
1. 昂山素姬接納名譽學位時發言片段 http://www.cpao.hku.hk./media/assk_1.mp3
2. 昂山素姬對仰光大學恢復正常校園生活的發言片段 http://www.cpao.hku.hk./media/assk_2.mp3
3. 昂山素姬對青春的看法 http://www.cpao.hku.hk./media/assk_3.mp3
4. 何立仁教授讚揚昂山素姬對亞洲的啟發 http://www.cpao.hku.hk./media/assk_Ian.mp3
視像片段將於今天稍後上網。
傳媒查詢,請聯絡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助理總監(傳媒)徐佩瑩小姐 (電話︰2859 2606/電郵︰pychoy@hku.hk )或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經理(傳媒)尹慧筠小姐 (電話︰2859 2600/電郵︰melwkwan@hk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