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有關礦物之最大型活動 --- 首屆礦物節2013
專題展覽<中國礦物珍寶>於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舉行
2013年04月26日
全港首屆礦物節2013將於4月27日至30日舉行。首屆礦物節及當中的專題展覽<中國礦物珍寶>於今天(4月26日)假許士芬地質博物館舉行開幕典禮。
是次活動由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與香港礦物學會聯合主辦,並由香港地質學會、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學生及地球科學學會協辦礦物節其他活動包括第七屆香港礦物展、講座、工作坊、博物館導賞團,以及由香港地質學會舉辦、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陳龍生教授帶領的東平洲野外考察。
礦物為地球寶貴的自然資源
礦物是地球自然物質的基本要素,亦是人類大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原材料。每種礦物都有獨特的化學組成和結構,在不同的溫度和壓力下形成,印證自然環境的複雜多變,現今已知礦物已超過4000種。在地球漫長的45億年歷史中,複雜的地質演變過程造就了非再生能源例如金屬礦產、石油和煤等在地殼中少部份地點形成,並由人類大量開採以滿足現代的生活模式。當中在更特定的地質環境下,形成罕見及高質量的礦物珍寶。
礦物收藏及鑑賞在中國的發展
雖然中國礦業已有3000年歷史,亦是重要產業之一,但是中國礦物收藏及鑑賞尚未及歐洲和美國普及,以致很多高質量的礦物晶體在礦物開採的過程當中,未被適當保存。直至19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促進中西兩方地質學家、礦物學家和礦物收藏家的交流,礦物收藏及鑑賞在中國漸漸被受注視。湖南的辰砂、雄黄和輝銻礦是首批進入西方市場的礦物珍品。在90年代至千禧年代初期,中國礦業發展蓬勃,特別是小型礦場的開發,促使大批高質量的礦物湧入國際市場,包括四川的白鎢礦和錫石、湖南的螢石和方解石、廣東的砷鉛礦和廣西的磷氯鉛礦等。
許士芬地質博物館首次舉辦專題展覽 -- <中國礦物珍寶> 展覽精選
許士芬地質博物館與劉光華博士合作首次舉辦專題展覽<中國礦物珍寶>,公眾人士可藉展覽從科學知識、經濟價值和美學觀感三方面認識礦物。博物館冀藉是次展覽推廣地質教育,並提醒大眾尤其下一代珍惜地球有限和珍貴的礦物資源。
<中國礦物珍寶>專題展覽展出逾50件礦物珍品,來自中國內地12個不同省份,標誌著中國過去30年珍貴的礦物發現。公眾人士可藉展覽一睹世界級的礦物珍品,當中大部分均是首次作公開展出。有關<中國礦物珍寶> 展覽精選,請瀏覽 : http://www.cpao.hku.hk/media/mineral-c.doc
劉光華博士的個人收藏
展覽<中國礦物珍寶>展品均為劉光華博士借出的個人收藏。劉光華博士為國際知名的礦物收藏和鑑賞家,出生於中國湖南省,畢業於焦作工學院,其後在中國地質大學取得煤地質學及沉積學碩士學位,曾於德國圖賓根大學任職科研人員。他現居德國,營辦「AAA國際礦業公司(德國和瑞士)」,亦是中國礦業大學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客藉教授,他的著作有2006 年出版的「Fine Minerals of China」。在2011年,他於無錫科學館成立「光華國際礦物與化石館」,長期展出其個人收藏。他現時與陝西自然博物館合作發展礦物及化石展廳。
有關礦物節活動詳情,請瀏覽 :
http://www.earthsciences.hku.hk/shmuseum/chi/news.php、https://www.facebook.com/Stephen.Hui.Geological.Museum、http://www.minsochk.org/TC/fair.php 和 http://www.geolsoc.org.hk/ 。
許士芬地質博物館簡介
許士芬地質博物館在2009年1月16日起正式對外開放,為香港首間及唯一的地質博物館,是地球科學教育重要的資源,亦希望為本港中小學生提供有關地球科學的學習教育。
有關傳媒查詢,請聯絡 :
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經理(傳媒)梁菁栘小姐
電話︰2857 8555 / 9022 7446 / 電郵︰rhea.leung@hku.hk
有關各節目/活動詳情,請聯絡 :
港大許士芬地質博物館何致小姐
電話 : 22415472 / 電郵︰sandieho@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