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聯同國際團隊發現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可通過密切接觸和空氣飛沫有限度傳播,並可感染豬隻研究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發表
2013年05月24日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管軼教授帶領的國際聯合研究團隊,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流感中心合作,發現引發內地多宗人類感染個案的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不僅可以感染與人類受病毒感染和傳播情況相近的雪貂,並引發出與2009年新甲型流感H1N1病毒類似的病症,而且病毒可以通過密切接觸有效地在雪貂個體間傳播,並可以出現有限度的空氣飛沫傳播。研究同時發現H7N9病毒可以感染豬隻,引起呼吸道感染和輕度肺炎。研究結果不排除此病毒進化後,有引起流感大爆發的可能。這項研究結果今日凌晨剛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向全球發表。
研究啟示
研究結果證明,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能感染雪貂,引起相對較為溫和的病症,並能夠通過直接接觸和空氣飛沫達到有限的傳播。感染H7N9的動物不一定會出現發熱等症狀,反映人群中可能存在隱性的感染者。此外,H7N9也可以感染豬隻,顯示在防控H7N9疫情時,當局需要考慮將飼養豬隻也列入監控範圍。
由於H7N9病毒可以感染人、豬、雪貂等哺乳類動物,因此研究團隊認為H7N9的防控上需要同時考慮到其他有機會接觸病毒的家禽、畜和寵物。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目前病毒的空氣飛沫傳播能力還比較有限,不過感染的個體可以在出現症狀前就開始較高濃度的排毒,還可以出現非典型的感染症狀。因此,疫情的防控絕不可以掉以輕心,不排除病毒經進一步進化後有形成大流感的可能。
研究背景及結果
自今年3月份以來,中國內地已經確診了130宗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的個案。當中在上海、山東的「家庭聚集性」病例,引起了公眾對H7N9病毒人傳人的憂慮。
管軼教授研究團隊與國家流感中心合作,利用與人類感染和傳播情況相近的雪貂進行動物實驗,從而了解病毒的感染、傳播及致病性。團隊發現感染了H7N9病毒的雪貂在24小時內開始出現較高病毒載量的排毒,隨後出現發熱、噴嚏、流涕、倦怠、咳嗽、肺炎等症狀。感染動物的排毒期為5至7天。在感染後第7天,動物體內開始出現特異性抗體,同時肺部及其他器官的病毒也逐漸被清除。感染第14至16天後,雪貂基本健康恢復正常。總體上看,H7N9病毒的感染性和臨床表現與2009年新甲型流感H1N1病毒相近。
在進一步的動物測試中發現,H7N9病毒可以通過密切接觸在雪貂之間有效傳播,並可以通過空氣飛沫實現有限度的傳播。其傳播能力比2009年新甲型流感H1N1病毒差。
另外,研究發現H7N9病毒也可以感染豬隻,並能引起輕微的肺炎。感染的豬隻不能有效地將病毒傳播至其他密切接觸的豬。
有關研究團隊
研究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於崇光基金教授(病毒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及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教授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躍龍教授領導。研究團隊亦包括來自港大、汕頭大學醫學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美國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多位研究人員。此團隊將繼續為科學研究作出貢獻,以對抗新發傳染性疾病。
如欲瀏覽新聞圖片,請登入以下網址:http://www.med.hku.hk/v1/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
香港大學與國際團隊發現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可以在雪貂之間傳播,研究結果顯示H7N9病毒進化後不排除有引起流感大爆發的可能。左起: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潘烈文、於崇光基金教授( 病毒學 )教授管軼及研究助理教授朱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