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研究發現瑜伽可提升早期思覺失調患者認知能力
2014年02月20日
思覺失調可以引致多方面的功能衰退,包括記憶力及注意力的認知功能退化。現有藥物治療雖然可有效控制思覺失調的幻覺及妄想等症狀,但在治療其他功能衰退方面作用並不顯著,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表現均大受影響。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最新研究發現,瑜伽運動可有效改善早期思覺失調患者的記憶力、專注力及抑鬱情緒等臨床症狀,突破藥物治療限制。
研究啟示
負責領導研究的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教授及系主任陳友凱教授指出:「這是全球首項將瑜伽應用於早期思覺失調患者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瑜伽運動能夠補足藥物在治療認知功能退化方面的不足。」
研究方法及結果
研究自2010年7月開始招募參加者,並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在現有的藥物治療基礎上加上12周的瑜伽運動作干預治療,另外一組則維持現有的藥物治療。在參與研究前後,所有參加者均會接受有關認知功能、臨床症狀的評估測試以及腦部磁力共振掃描。
最後共有60名患者完成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12周的干預治療後,瑜伽組患者的長期及短期記憶力、注意力和行動協調能力均有明顯改善,同時臨床症狀及抑鬱情緒均有好轉。腦部掃描的數據顯示,瑜伽組患者的腦部與動作及感覺有關的大腦中樞結構(腦部中央後回,post-central gyrus)皮層增厚,另外與左右腦信息交流有關的中樞結構(胼胝體,corpus callosum)的體積亦增加,即患者的動作及感覺會變得更為靈敏,同時接收及處理資訊的能力亦會提高。
FitMind 瑜伽活動
瑜伽對早期思覺失調患者療效顯著,但患者一般因病對事物喪失興趣,日常生活亦有欠積極,要在思覺失調患者之中推廣瑜伽運動仍面對很大的挑戰。為了鼓勵患者參與瑜伽運動,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和思覺基金針對思覺失調患者體能及學習能力較差的情況,聯合設計一套名為「FitMind 瑜伽23式」的簡易瑜伽,讓他們可以持續練習,改善病情。
在未來數個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將聯同思覺基金舉辦一系列的瑜伽公益活動,將FitMind瑜伽推廣開去。當中包括向患者提供免費的瑜伽訓練課程,並派發宣傳單張和瑜伽教學影碟供患者自學。另外,3月11日至16日將在銅鑼灣時代廣場舉行「FitMind 就是態度立體相片展」,而4月6日於拔萃男書院則會舉行大型FitMind瑜伽籌款活動。如欲了解FitMind 瑜伽活動的詳情,請登入以下網址:http://fitmind.episo.org/。有關思覺基金,請登入:http://www.episo.org/。
如欲瀏覽新聞圖片及簡報,請登入以下網址:http://www.med.hku.hk/v1/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研究發現瑜伽可以提升思覺失調患者的認知能力。左起:瑜伽老師林子萱、精神醫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林晶霞博士和臨床教授及系主任暨思覺基金主席陳友凱教授、思覺基金行政總監谷翠麗女士及瑜伽學員林志超一起出席研究發佈會。
身為瑜伽老師的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林晶霞博士練習瑜伽逾10年。她發現瑜伽可改善集中力及思想的控制,想到練習瑜伽可能對精神病患者有幫助,於是進行了是次研究。結果發現早期思覺失調患者練習瑜伽後記憶力、注意力及動作協調性均顯著提升。
思覺失調患者因病對生活有欠積極,要鼓勵他們做運動並不容易。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聯同思覺基金特別設計簡單易學的「FitMind瑜伽23式」,讓患者安在家中亦可隨時做運動,改善病情。左起:瑜伽學員林志超及瑜伽老師林子萱正示範第十八式「舞者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