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成功進行全亞洲首宗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手術
2014年04月16日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早前成功為兩名病人安裝新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成為全亞洲首宗成功個案。由於新型除顫器只需植入病人肋骨與胸骨的皮膚下,毋須經血管將電極放置於心臟之內,不會阻礙心臟運作,大大減低手術後引起併發症的機會。
負責這項手術的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蒙民偉基金教授(心臟學)謝鴻發教授說:「新型除顫器最大好處是電極毋須經血管進入心房,減少對心臟的影響;手術後不會因細菌入侵,而引致心肌發炎,因此心臟受細菌感染及穿插的機會降至零,讓病人可以迅速復原。」他同時指出,日後病人可以透過簡單的手術更換已老化的電極,減低病人進行大型心臟手術的風險。
關於新型心臟除顫器植入手術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醫療團隊,於本年3月31日成功為1名患有遺傳性心臟病的病人安裝新型除顫器。手術於1小時內完成,病人的情況良好,手術後經已康復出院。內科學系至今共為兩名病人進行同類型手術,各人康復進度理想。
這項手術需要在病人左胸開3個切口,並將新型除顫器放置於肋骨與胸骨的皮膚下。整個手術毋須進入血管或接觸心臟,減低細菌進入血管引起嚴重併發症的機會。而醫護團隊只需透過身體結構特徵協助定位,毋須以X光照射定位,減少病人受到一定劑量的幅射照射。
與傳統心臟除顫器比較
新型除顫器雖然並非植入心臟,但亦仍可發揮與傳統除顫器一樣的功能。它的體積雖然較傳統的稍大,但由於它能夠安裝在皮下,毋須將電極插入血管及心臟,進行高風險的手術,故相對安全。而且手術較簡單,只需要約1小時便可,相較過往的1至2小時的手術,病人亦毋須長時間進行麻醉。另外,當電極老化時,以往更換電極,需要利用電槍將電極拉走,這樣有可能會傷害心臟,但新型除顫器的電極藏在皮下,只需要簡單的手術,便可以更換。
心臟除顫器運作
心臟除顫器會感應病人心跳,當發現心律不正常時,會自動透過電擊令心跳回復正常節奏,在緊急關頭時為病人提供急救,避免因血液不能流出心臟,引起突發性心臟停頓,危及性命。患者於安裝後平日活動不會受到影響。
安裝心臟除顫器人士
一般來說,一些高風險心臟病病人,如患有心血管病、心衰竭或遺傳性心臟病等病人,經醫生評估後都適合安裝心臟除顫器。現時本港每年約有200名病人安裝心臟除顫器。
如欲瀏覽新聞圖片及簡報,請登入以下網址:http://www.med.hku.hk/v1/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