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香港大學發現全新免疫治療方法控制Epstein-Barr病毒引起的腫瘤
2014年09月17日
由Epstein-Barr病毒(EBV)誘導的腫瘤,如B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EBV-LPD),是一種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有着極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是目前提供的治療方法卻非常有限。最近,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教授涂文偉博士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可以利用一種治療骨相關疾病的藥物 — 帕米磷酸鈉(Pamidronate),來增強人類γδ-T細胞免疫力從而有效控制EBV引起的淋巴細胞異常增殖性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療方案。研究結果近期已於國際著名科學期刊《癌症細胞》雜誌Cancer Cell上發表。
研究意義
領導研究的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教授涂文偉博士表示:「是次研究首次利用『人類化小鼠』模型成功發現一種全新免疫治療方法,通過增強人類γδ-T細胞的免疫功能來治療EBV誘發的腫瘤,此研究成果將於短期內擴展至人類臨床測試中。」研究成員之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及系主任、曹延洲基金教授(兒童及青少年科)陳志峰教授說:「該免疫治療方案可以顯著減輕目前治療方法對患者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和廣泛的免疫抑制效應」。另一位研究成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施羅艷基基金教授(社區兒童健康)劉宇隆教授表示:「帕米磷酸鈉是一種已在臨床上治療骨質疏鬆症達二十多年的舊藥物,是次研究將舊藥新用,提供一個即時且具成本效益的治療EBV誘導腫瘤的方法」。
研究背景
EBV是一種皰疹病毒,主要感染B淋巴細胞並長期潛伏。絕大多數成人皆為此病毒的攜帶者。在免疫功能健全人群中,大多數人無臨床症狀或僅有亞臨床表現。可是,免疫功能低下人士則為EBV誘發腫瘤的高發人群,可引致EBV誘導B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EBV-LPD)。該疾病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但治療方法相當有限。目前主要採用CD20單克隆抗體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也可用輸注EBV-特異性T細胞(EBV-CTL)的過繼治療,但以上治療方案存在明顯不足。CD20單克隆抗體治療不僅可殺死EBV感染的B細胞,同時也會導致正常B淋巴細胞死亡,令患者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常規化學藥物治療可導致患者整體免疫功能下降並引致其他的嚴重毒副作用。利用EBV-CTL過繼治療也面臨極大的困難,包括難以在短期內獲得足夠多的細胞用於臨床治療。因此,如何找到一條更為有效的途徑治療EBV-LPD,一直以來成為廣大醫學研究人員的目標。
研究方法與結果
是次研究,研究團隊在一種擁有完整人類免疫系統的「人類化小鼠」中成功建立了EBV-LPD模型。在「人類化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員發現可利用一種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舊藥Pamidronate擴增並活化γδ-T細胞,使其擁有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從而有效地控制EBV誘發腫瘤在體內的發展及惡化程度,大大提高生存率,及延長生存時間。研究發現,對照組中, 11只小鼠全部發現腫瘤生長,其中9只死亡(死亡率82%),生存期約為60天;在治療組中,10只小鼠有2隻發生腫瘤,其中1只死亡(死亡率10%),生存期大於100天,較對照組明顯延長。目前這項研究還在前期臨床階段,預計將在不久進入人類臨床測試中。
團隊介紹
研究團隊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教授涂文偉博士領導,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博士生向征以及劉胤萍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參與本項研究的學者包括: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及系主任、曹延洲基金教授(兒童及青少年科)陳志峰教授、兒科講座教授、施羅艷基基金教授(社區兒童健康)劉宇隆教授、鄭健博士、呂愛珍女士、高玉龍先生、林國泰先生、解剖學系教授及系主任曹世華教授、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陳鴻霖博士。國際以及中國大陸的合作者包括:法國南特(Nantes)大學Marc Bonneville教授、中國重慶醫科大學胡懷東博士以及中山大學楊遠宗醫生。
是次研究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基金研究項目(HKU 781211M),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計劃(AoE/M-12/06 and AoE/M-06/08)的資助。
如欲瀏覽新聞圖片,請登入以下網址:
http://www.med.hku.hk/v1/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