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賽馬會第三學生村四所住宿學院開幕誌慶
連繫社區
開創住宿學院新傳統
2015年02月09日
香港大學(港大)於2月7日(星期六)為賽馬會第三學生村的四所住宿學院,包括信興學院、志新學院、立之學院和日新學院,舉行開幕典禮,合共為學生提供一千八百個宿位。
港大共籌得四億五千萬元,捐款用作大學發展,包括提供更廣泛的學習機會,服務社區。住宿學院代表了港大與捐贈者所擁有的共同教育理念。四所住宿學院的成立,為港大原有的十五所學生舍堂、學院和宿舍所提供的四千五百個宿位之外,增加更多住宿機會。
港大校長馬斐森教授對所有有關捐助人深表謝意,他說:「港大自創校以來,一直有賴社會各界的支持,捐助人的善心成就了今日的港大。」
賽馬會第三學生村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一億零八百二十五萬元興建,故以香港賽馬會命名,以答謝其支持。港大衷心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先後支持港大三個學生舍堂村的建設。
香港賽馬會董事利子厚先生表示,舍堂生活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馬會自一九八○起年先後捐助約逾十一億港元予本港八所大專院校興建學生宿舍,提供近二萬個宿位。他說:「舍堂有助培養同學的全人發展,讓他們在追求學術知識以外,有機會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交流,亦有助他們融入校園及學會獨立。」
信興學院標誌了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與港大過去三十年的夥伴關係。
志新學院由新瑪德慈善基金捐助,學院以其創辦人工業家孫志新先生命名。基金早於十年前已支持成立港大「孫志新堂」。
日新學院由董氏基金會成立。「日新」源自《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立之學院以前任校長徐立之教授命名,表揚他對港大的貢獻。學院由潘燊昌博士、嘉里控股有限公司、杜鵑(1972)基金與眾校友及友好合力支持,並獲姚連生先生遺贈。
四所住宿學院共容納一千八百名學生,讓來自海外、中國內地及本地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一起生活,共同建立年輕知識份子社群,匯聚多元文化。每所學院均擁有獨立個性及使命,而學生都積極投入社區、貢獻社會。自二零一二年,他們籌劃不同類型的本地及國際活動,既在新界北部的塱原濕地種植稻米,也在柬埔寨建立生物活性砂過濾器等。學生為堅尼地城居民舉辦音樂文化節,也有由奧斯卡紀錄片得獎導演楊紫燁帶領拍攝的紀錄片,以追蹤西區的急劇變遷和發展,更曾在學院裡舉辦三百人參與的耆英盆菜宴。
如欲瀏覽更多住宿學院的資料,請瀏覧www.jockeyv3.hku.hk。
新聞垂詢,請聯絡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助理總監(傳媒)徐佩瑩小姐 (電話︰2859-2606/電郵︰pychoy@hku.hk) 或港大發展及校友事務部黃海盈小姐 (電話:3917-1743 / 電郵︰rainbow.wong@hku.hk) 梁寶璐小姐 (電話:3917-1732 / 電郵︰pololeung@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