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未說的故事 - 2014佔領運動期間的香港中學
2015年10月22日
佔領運動由2014年9月28日凌晨開始,至12月11日下午警方金鐘清場結束,持續79天。運動歷時之久、散播範圍之大、影響之廣,並不常見。中學同學參與其中,或在學校靜坐罷課、或到佔領現場參與示威、或在面書(Facebook)表達意見。
佔領過後,中學校園已逐漸恢復昔日的秩序,但來自不同立場與角度、直接或間接對學校的懷疑,卻未見靜止。或以為是因為老師的鼓勵,才會有大批中學生走上街頭;又或以為是學校的默許,學生們才能在校內靜坐罷課。 而在不同的指責聲中,忙於處理學生情緒、維繫學校正常運作的老師們,並沒有作過甚麼回應。
究竟在佔領期間,我們的中學發生了甚麼事?在知悉有學生走到街頭、在面對同學因不同意見而生嫌隙、在學生與其家長各持己見,老師們如何處理?當面對同學的罷課要求、當夾在不同意見的學校持份者中,我們的校長又以甚麼原則去作決定?在七十多天的佔領期中,面對著不同媒體的不同資訊,老師如何從旁協助孩子走出迷惘?師生間又有多少動人心弦的故事?我們希望能透過嚴謹的調查,瞭解老師校長們如何回應學生參與佔領運動、回應背後的理念原則、與及佔領運動對學生及學校的影響。我們更希望透過調查結果的公佈,讓社會知悉真相,讓學校以致整個社會在未來面對同樣或更大規模的學生運動時,能作出更合適、更具建設性的回應。
“Stories Untold”調查研究於2015年6月開始,在學期即將終結、學校工作最忙碌的一刻,我們向全港中學校長及佔中期間任教中五及中六的老師發出問卷,讓老師及校長們說出他們眼中的學生行動、他們在處理事件的取態、與及他們如何看佔領以後的學生。我們得到了168所學校回應,是目前同一主題的學術研究中回應最積極的。調查有以下主要發現:
1. 佔領運動從社會延展至學校,覆蓋甚廣:
i. 學生普遍同情、支持佔領運動,調查所得,實際參與的約佔一成。反對佔領行動的學生亦佔約一成。
ii. 學校各按校情,採取多元方法處理學生的要求及情緒。
2. 校內罷課:
i. 近九成的學校有學生要求響應罷課,但學生在校內的罷課維持時間並不太長,一般少於5天。只有小數目的學校,有學生罷課超過一星期。
ii. 學校貫徹校本精神,以多種方法應對學生罷課,也以不同形式讓師生討論佔領運動。
iii. 佔領期間,不罷課學生如常上課, 學校基本運作如常。
iv. 近七成老師表示他們均能善用機會,推動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學校文化,同時亦與學生分析參與佔中運動的利與害。
v. 學生間縱有不同意見,但學校內並沒有出現暴力衝突。
3. 學生參與佔中:
i. 學生大部份同情佔領運動; 但實際上有如何展現,各有不同方式。
4. 學校如何回應運動:
i. 校長、老師所採取的原則相當一致,不以個人立場影響、指導學生。對學生不加鼓勵、但亦未有阻止,提供多方信息,讓學生自行作判斷。
ii. 學生的安全是學校的首要考慮。
iii. 佔領運動期間,師生間有密切聯繫。老師除照顧學生情緒,也協助部份學生解決家庭矛盾。
iv. 教師能緊守教育崗位,無論學生是在校或學校以外,老師均加以照顧。
v. 校長們並不希望捲進政治,希望學校能保持政治中立,但同時卻現實地接受學校不可能遠離政治。
5. 學校如何應對不同持份者:
i. 校友與家長意見不一,雙方都向學校施加影響。校長處身其間,力求學校政策能平衡各方面,並以學生利益為依歸。
6. 佔領運動以後:
佔領運動之後,一般中學的復元比整體社會來得快
i. 大部份老師認為學生個人品行並未因佔領運動而變差了,學生基本改變不大,更有老師認為學生品行有所進步
ii. 大多數的老師都察覺到因著佔領事件,學生對社會的認知提高了。
iii. 近五成老師認為,佔領運動未有令學生的學業受到影響, 有12.8%老師認為有負面影響,5.3%老師認為有正面影響。
iv. 佔領運動對師生關係負面影響不大,有17.6%的老師更感到師生關係比前更形密切。
7. 回顧
佔領運動未有對中學做成太大、太長久的困擾,社會的撕裂,未有延展至學校。這與校長及老師處理學生及事件的人本理念及方法有關:
i. 學校對部份學生於校內罷課能採取一個體諒包容的態度,有近90%的學校容許學生在校內短時間罷課。
ii. 學校並沒有否定學生罷課、或參與及同情佔領運動,而是把握契機,將危機轉化為學生學習的機會,在校內安排不同形式的討論。
iii. 學校能持守政治中立,並尊重學生的個人取態,而老師只從旁疏導學生。
iv. 在處理佔領事件,學校能以學生個人安全為大前題,並關注學生的情緒。學校得到學生信任,社會的撕裂未有在學校發生。
vi. 對一些校長及老師,佔領事件構成不少困擾,在處理不同持分者的不同意見時,感到吃力及痛心。但困擾之餘,老師們仍持守專業精神,努力協調不同意見者,特別當父母與他們子女間政見不同、思想各異時,老師們發揮了很大的功能。
8. 前瞻
i. 縱觀香港社會的走向,政治矛盾衝突處處,中學難以獨善其身。作為教育專業的持守者,我們應堅持教育專業立場,提供機會讓學生觀察、理解、分析,幫助學生多角度思考。
ii. 中學教育在預備我們的學生面對未來,當政治已是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必會面對,學校難以、亦沒有躲避的原因。但學校須持守政治中立。
iii. 校長、老師須理解、諒解學生在紛紜政見中可能遇見的困惑及迷惘。我們要以耐性、關心、關懷,一切以學生健康成長、長遠利益為依歸。
iv. 在面對不同持份者的不同意見,學校須透過溝通、關愛、協調及化解不同持份者的不同意見。
新聞發布會照片和投影片,請瀏覽: http://web.edu.hku.hk/media/20151022。
傳媒查詢,請聯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高級經理(發展及傳訊) 張可恩女士 (電話:2219 4270 /傳真:2540 6360 / 電郵:emchy@hku.hk)。請登入: http://web.edu.hku.hk/media/20151022 瀏覽網上版新聞稿及下載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