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防洪和綠化兩者兼備
港大工程學院提倡可持續發展雨水排放系統
2016年03月29日
傳統的雨水排放系統側重對洪澇災害的控制,倚重人工打造的地面和地下渠道網絡以疏導洪水,將雨水收集並排走。一直以來,香港也是沿用這種排洪模式。然而,這種排洪方法,未有把雨水淨化和環境綠化等優質生活的條件因素納入作爲考慮。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學者認爲,現在是時候改變思維,引入可持續發展的雨水排放系統,盡量利用周遭的環境設施,原地收納雨水以減低下游的洪水量,達到防洪與綠化環境提高生活素質的效果。
過去十幾年,國際間在排洪系統方面的研究,正循可持續發展雨水排放系統方向發展,目的是盡量利用周遭的環境設施吸納過剩的雨水,改善傳統渠道網絡。可持續雨水排放系統設施包括特別設計的花槽及綠化屋頂, 滲水的路面鋪設等,如能廣泛應用,不但能增加防洪功效,更能達至雨水循環再用、綠化環境和減輕城市熱島效應等多贏效果。
美國、澳洲及新加坡等地早於十幾年前已開始發展可持續雨水排放系統,除了用於洪水管理,也因應當地的需要來重點發展。在美國城市如費城、澳洲如墨爾本等,它們引入設施比較側重生態保育,藉以保留綠化的環境。新加坡的應用則強調美化城市景觀,和提倡親水文化,目前已完成了27項有關工程,並計劃於2030年增加至100個。
香港在這方面的起步較遲,僅是有限度地引入了滲水物料來鋪設路面, 而現時建設的綠化屋頂則沒有防洪的考慮,對引入可持續發展雨水排放系統,未有長遠具體和全面的規劃。
港大土木工程系徐婷芳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一直與美國和新加坡學者合作,從事可持續雨水排放系統研究。在香港,徐博士的團隊測試了滲水物料及其他可持續發展設施在香港的適用情況(上圖照片:徐婷芳博士與測試中的路面滲水物料)。其中路面滲水物料可處理附近一至兩倍範圍的雨水,特別設計的花槽可比傳統花槽收集多十倍的雨水量作灌溉或循環再用。
徐博士的團隊於2014年獲香港特區政府中策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撥款資助,探討在香港實施可持續雨水排放系統的可行性。該研究項目使用數值模型和優化工具來評估以及優化香港的持續雨水排放系統的設計,了解不同的系統設施適用於香港的情況。
根據團隊計算,不同的分區在現有設施的基礎上,如能引入大約佔百分之五至十空間的可持續發展雨水排放系統設施,便可顯著改善區内的排洪狀況。而利用排水物料鋪設路面和特別設計的花槽,比綠化屋頂更有效益,應該更廣泛被應用。團隊並提出適用於綠化香港雨水渠的技術。團隊認爲,政府可於建造新設施和新發展區内,引入系統作爲嘗試。
此外,研究調查訪問了600人,一般被訪市民均支持政府在政府建築物或私人發展商在樓宇建設中增建系統。而較年輕、高收入、學歷高和來自曾受洪水影響地區的一群,也較願意付出比傳統的系統較高的經費。
傳媒查詢,請聯絡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尹慧筠小姐(電話:2859 2600 /電郵:melwkwan@hku.hk) 或工程學院劉礎瑩小姐 (電話:3917 1924電郵:estherlc@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