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公共衞生學院舉辦論壇
探討呼吸道病原體的傳播與控制
2016年06月14日
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世衞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於今日(6月14日)舉行「呼吸道病原體的傳播與控制」論壇,是次論壇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主題研究計劃—「探討流感病毒、宿主和環境各種因素對流感傳播和病理的影響」資助。論壇由「港大百周年傑出中國學者計劃」主講嘉賓、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教授揭開序幕。來自世界各地知名學府及研究所的傳染病專家亦在論壇上發表演說,分享經驗。逾200名嘉賓,包括多名來自醫療界別的領袖、臨床醫生、科學家、學者和社會人士出席論壇。
為加強港大和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合作關係,港大特別在論壇上主持雙方合作協議簽訂典禮。港大李嘉誠醫學院院長、世衞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總監梁卓偉教授在致開幕辭時提到:「港大的病毒學專家及流行病學專家多年來一直與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團隊並肩作戰,共抗疫情。簽訂此合作協議,定必能鞏固雙方的科研協作關係和增進學術交流,合力推動兩地學者在傳染疾病的研究。」
鍾南山教授的專題演說為「防控感染如何有效對抗新興傳染病」,他指出:「2014年伊波拉病毒病肆虐、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症在韓國爆發,這充份反映如果未能做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工作,後果就會不堪設想。」鍾教授深信,有效而長遠的感染預防及控制措施是保障醫護人員和社會大眾抵禦病毒感染的關鍵。他亦強調:「當代西方醫療模式講求四『P』,其中一個『P』是指『Participation』,即『參與』。政府、醫學專家和公眾必須同心協力,才能對付新興傳染病。」
與會的專家學者還包括香港中文大學許樹昌教授、美國維克弗斯特大學Werner E. Bischoff博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Samira Mubareka博士,以及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的高本恩教授、胡子祺博士及嚴慧玲博士,與會眾分享此當代極為重要的公共衞生課題及相關研究成果。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院長、講座教授及譚華正基金教授(醫療科學)、主題研究計劃項目統籌裴偉士教授在閉幕辭上強調:「對於一些仍未迅速傳染人類的動物傳染病,我們必須採取措施,儘早防範及控制病毒源頭。」裴教授舉例:「若動物傳染病和流行病突襲,可對人類和動物健康構成重大威脅。近日,在香港活家禽檔檢取的活禽糞便樣本證實帶有H7N9病毒,香港特區政府即時應變,關閉活家禽市場數天。這是一項審慎的公共衞生措施,能有效預防致命病毒大規模爆發。」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主題研究計劃—「探討流感病毒、宿主和環境各種因素對流感傳播和病理的影響」 (2014-2019)
此主題研究計劃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參與研究學者包括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這是一項針對流感病毒傳播和病理的跨學科研究項目,為期五年;主要探討如何改善全球公共衞生、提供高質素的流惑研究及加強醫學界對相關範疇的認識。此外,此計劃不但為本地和國際機構提供實時數據以作全球衞生政策研究之用,更可培養新一代科研人材,以維持及推進香港在流感研究上的領導地位。
關於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世衞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
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於2014年10月獲世界衞生組織委任為世衞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是港大第一所獲世衞委任為合作中心的學術部門。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在公共衞生教育及科研方面有多年經驗,成就卓越。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的傳染病及非傳染性疾病的研究工作在國際間舉足輕重,對改善本地和全球個人及人口健康有非常重大的貢獻。此外,港大公共衞生學院乃頂尖的科研和教學中心,對流行性感冒及其他新興病毒的教育工作不遺餘力之餘,亦致力於與傳染病及非傳染性疾病的控制、控煙、空氣污染、心理腫瘤學、行為科學、生命歷程流行病學、醫療經濟效益、醫療服務規劃及管理等有關的研究工作,當中不少研究更獲本地、國內以至國際組織(如世界衞生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認同,納入其公共衞生政策當中。
如欲瀏覽新聞圖片及簡報,請登入以下網址:
http://www.med.hku.hk/v1/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