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發表「愛。無限家庭計劃」多元家庭介入活動成效研究
2017年04月09日
“輕輕熄機一分鐘 深情共聚在其中”
現代家庭面對家長從事輪班及長時間工作,隱形家長及單親家庭增加,家庭相處時間少,加上智能電話出現,佔據了個人與人面對面相處空間。可是,在繁忙的現代生活當中,很多父母都未能在顧及家庭與工作的情況下取得平衡。日常家務的安排亦是不少家庭糾紛的導火線。西方研究顯示,家庭中互相以行動或言語表達關心與欣賞、更深入了解彼此的喜惡,或是在繁忙的時間中花心思安排家庭活動都是改善家庭凝聚力的重要元素。家人之間互相關懷,有助發展家庭的凝聚力。
家人之間的互相關懷,是親密人際關係的核心,也是家庭凝聚力的基石。家庭成員中的相互關懷建基於彼此間的共情、細心聆聽、表達自己的需求,與人分享(Olson, 2000)。本地研究亦顯示,家庭成員的互相關懷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有重要的正面功用。可是,都市人往往過份依賴電子儀器的溝通模式,而忽略人與人直接的溝通。衞生署於 2014發佈的「健康使用電子儀器的建議書」中亦指出電子儀器不能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對話,並指出參與合作性活動對青少年身心社靈健康的重要性。
深受儒家泛孝觀念影響,傳統中國社會的家長子女溝通,通常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命令式」傳達,而非對等的互動溝通,亦不習慣向家人表達欣賞與感恩。但隨著社會的變遷,傳統孝道在香港的家庭當中逐漸有了取捨。現今的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和以往已大不相同。研究顯示,親子間的「開放式溝通」有助建立互信關係,提昇家庭成員的凝聚力。「開放式溝通」以傾聽、同理心、欣賞作溝通的基石;此模式亦著重溝通過程中,彼此分享個人的感受、需要的重要性。過去的文獻紀載,不同類型的家庭為本的介入手法都達至有效改善家庭凝聚力。過去的家庭教育大都注重為人父母的職責,認定父母必須為親子關係負起絕對的責任,卻忽略了為人子女亦為家庭的主要成員之一,同樣該為家庭貢獻。事實上,家庭中每一個人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良好及有質素的親子相聚,更是營造家人之間幸福感的關鍵。
鄰舍輔導會早在2012-13年探討家庭的變化而推行家庭響導員的工作模式的研究,當時已注視傳統家庭形態之劇變,尤其高企的離婚率以及重組家庭的出現。去年,機構已調撥資源,探討發展重組家庭的服務介入手法,亦整合今次研究結果,配合重組家庭獨特需要,以上述介入手法為基礎,進一步探討及硏究適合重組家庭的服務。鄰舍輔導會於今年初就東涌及深水埗區的家庭推行了一項名為『「愛。無限」家庭計劃』,“輕輕熄機一分鐘 深情共聚在其中"作為口號,於小組及活動內主張關掉電子產品,透過多元整合的介入模式,為有需要家庭提供八節小組介入,把表達藝術的元素融入生活中「衣食住行」各層面,透過藝術創作、製造家庭用品等小手工的過程促進父母與子女間的交流。另外,把摺疊衣服及烹煮食物的生活化內容,融入家庭活動中,以促進家庭和諧溝通,提昇家庭的凝聚力。計劃的目的是要讓家庭成為每位家人的「遊樂場」,讓家庭成員在生活中重拾溫馨、快樂的感覺。
鄰舍輔導會與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合作,為此家庭活動計劃作成效研究。成效研究以質性與量性並重的方法進行對比研究,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參加者在家庭相互關懷、溝通、家庭相聚等功能方面的改變。鄰舍輔導會先為實驗組的參加者進行為期六個星期的多元家庭介入活動的小組,及出席兩個學習家庭分工為主要目標的聚會。研究團隊會在各家庭參加活動前及後進行兩次簡短的問卷調查,以評估成效。參加家庭亦於活動結束後出席一個聚焦小組與團隊分享得著。
研究共成功訪問 60個來自深水埗及東涌的家庭,研究結果顯示:
1. 量性的研究顯示,多元的家庭介入活動有效提昇家人的相互關懷。與等候組的家庭比較,曾參與家庭介入活動的參加者在家庭中的相互關懷得到明顯的改善。而有八成的參加者認為活動提昇其家庭的連繫及對家庭成員的感恩。
2. 質性的研究顯示,透過參與「愛。無限家庭計劃」,為家長與子女提供一個愉快的相處平台,透過不同的藝術創作活動,促進溝通,加深彼此的認識、亦為彼此建立更多家庭以外的正面相處經驗。
3. 家長亦表示透過不同的藝術創作與遊戲更能覺察到子女的長處與喜好。透過表達對子女的讚賞以改善彼此間的信任、尊重,有助建立更開放、平等的相互溝通,亦同時讓家長明白到可以利用親子間的正面經驗鼓勵子女學習及參與家務。子女亦可透過家長的身體力行,學習家人之間的互相欣賞,更主動對家人以行動或說話表達感恩。
4. 活動中,家長亦透過體驗性學習與觀察其他家庭的體驗而明白到家庭和諧的相互性,並學會擴展促進家庭和諧的方法。
為延續「輕輕熄機一分鐘 深情共聚在其中」的精神,鄰舍輔導會安排三百多個基層家庭於4月9日(星期日)在迪士尼酒店聚首一堂享用午餐,並到樂園遊玩,共享天倫之樂。活動獲銅鑼灣扶輪社及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支持和贊助。
如欲查詢詳情,請聯絡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高級執行助理蔡小姐 (電話:2831 5163 / 電郵:amychoi@hku.hk) 或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尹慧筠女士 (電話:2859 2600 / 電郵:melwkwan@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