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
港大研究證實一種新的針刺方法能有效輔助治療抑鬱症
2012年03月29日
抑鬱症是現代都市人常見的一種情緒病。香港更是一個抑鬱症和其它情緒病的高發都市。目前用於治療抑鬱症的血清素等西藥的臨床效果並不理想,尤其是作用緩慢和導致體重下降等副作用。針刺(即一般人理解的「針炙」)作為一種古老中醫療法,由於安全和無副作用,且作用迅速,已被廣泛用於治療抑鬱症等各種情緒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與九龍醫院合作的一項臨床隨機對照研究顯示,一種新的針刺方法-「密集顱部電針刺激」(電針),可迅速及有效地改善抑鬱病人的病情。研究結果為抑鬱症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方案有很大啟示。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致力於應用循證醫學方法研究傳統中醫藥的臨床療效和機制。該項研究是首個利用嚴謹的隨機對照方法來驗證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治療抑鬱症的臨床研究。研究結果早前已於學術期刊PLoS ONE中發表。
有關針刺穴位及神經針刺單元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副教授張樟進博士經過長期研究,提出「神經針刺單元」理論,有助於解釋針刺的治療作用和機制。
張博士提出,針刺可啟動局部組織內的神經和神經活性成分。這些被啟動的神經和神經活性成分合稱為「神經針刺單元」。被啟動的神經和神經活性成分可釋放各種神經調節物質,從而產生局部和系統的治療反應。傳統穴位是一個解剖學體表標記系統,標示為穴位的神經針刺單元含有相對更密集的神經和神經活性成分,故此針刺傳統穴位可產生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密集顱部電針刺激
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是張樟進博士根據現代神經解剖學原理和「神經針刺單元」理論發展的一種新的針刺方法。
中醫理論認為,腦為元神之府,刺激頭部穴位,可起開竅醒腦、重整陰陽及提神解鬱的作用。傳統治療抑鬱症的穴位有百會及印堂。張博士指出,與其它針刺方法相比,密集顱部電針刺激選擇更多的前額部穴位,除百會及印堂外,亦包括四神聰、頭臨泣、太陽、率穀和頭維等,可更直接和更有效地增強腦內血清素神經細胞以及其它相關化學物質傳遞的功能,從而迅速改善抑鬱症狀。張樟進博士領導其研究小組與九龍醫院合作進行研究,了解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是否可輔助治療抑鬱症患者。
研究方法
研究招募了73位抑鬱症患者參加。他們年齡介乎25至65歲,均被確診嚴重抑鬱,其患病年期由數個月至數年不等。
病人獲隨機分配為電針組及安慰組。電針組接受真正的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治療,安慰組則接受模擬的電針治療。在連續3周內,他們接受共9次治療,每週3次,每次45分鐘。期間,兩組患者都會服用抗抑鬱藥物氟西汀,並定期接受臨床評估。
研究結果
臨床評估和病人自我評估均顯示,接受密集顱部電針刺激的病人的抑鬱指數(HAMD-17, SDS) 顯著下降。比較接受治療後第21天的反應,電針組與安慰組的臨床評估抑鬱指數(HAMD-1)下降差別為2.39分,而自我評估抑鬱指數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的下降差距更大,相差4.68分。以臨床觀察數據顯示,電針組對治療的反應達19.4%,而安慰組則只有8.8%。
此外,臨床評估發現,電針治療的明顯作用在第一次治療後(3日)即出現,且一直持續至研究結束。在電針治療期間,病人未出現相關的副作用。
研究啟示
研究結果為臨床醫生和抑鬱症病人考慮應用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提供了證據。是次研究證實,密集顱部電針為安全的抑鬱症治療方案,並反映了抑鬱症病人在服用抗抑鬱藥物的同時,可接受密集顱部電針刺激,以增加治療效果。
是項研究由港大中醫藥學院副教授張樟進博士及其研究小組,聯同九龍醫院精神科主管吳文建醫生等團隊合作進行。研究獲得香港衛生署健康和健康服務研究基金資助。
其它相關研究
為進一步探討密集顱部電針刺激的腦內機制,港大中醫藥學院目前正在開展另一項相關研究,以正電子衍射掃描(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掃描(fMRI)等神經影像技術,探討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治療對抑鬱症病人腦功能的影響。該項研究已獲得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局的資助。歡迎符合條件的患者報名參加。如有查詢,請致電萬先生或洪先生(電話:6351 9949)。